【古箴今品】心懷正氣則無懼 深思行事則無憂

  以和氣迎人,則乖沴滅。以正氣接物,則妖氣消。以浩氣臨事,則疑畏釋。以靜氣養身,則夢寐恬。

  (以上語出《格言聯璧·存養類》)

  在中國的古籍中,氣是常見卻又不容易明白或解釋的字,且又是非常具有中國文化特色而難以翻譯為外語的字,如英譯中往往把它譯為qi,只譯音,不譯義。

  《論語·季氏》有言:「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孔子這裏談的是血氣,是一種來自肉體的力量。

  老子也談氣,《道德經》說:「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此處的氣扣連着嬰兒來說,也和人體密切相關,也許指呼吸之氣,而後世道家中人多把它詮釋為精氣。

  氣是生命的能量,遍行於內外,可收可發、可正可邪、主宰在心。心正則氣正;心不正,則氣便成為邪氣了。

  和氣人人喜歡。佛門中有所謂六和敬:「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那是佛教僧團成員人人均須遵奉的相處之道和生活方式。

  談到正氣,中國人自然會想起文天祥的《正氣歌》,當中開首四句膾炙人口:「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作品序言點出監獄中有「水、土、日、火、米、人、穢」七氣,而文天祥能夠憑一股正氣力敵七氣,道理無他,邪不能勝正是也!

  這股充塞於天地之間的正氣,正是孟子心中所養浩然之氣的來源。《論語·憲問》有言:「仁者必有勇。」為什麼呢?因為仁者心中必有大愛,有大愛者必有大義,有大義者必有大勇。憑着這股浩然正氣立身處世,何懼之有?

  古人講究陰陽平衡,動靜相生。浩氣臨事是動,事擱下則歸於靜;盡人事是動,聽天命是靜。凡事提得起,放得下,心無掛礙,自然睡得安穩。

  有道是年少氣盛,同學們正處於容易衝動的年齡,當感到心中有氣時,務須省察那是邪氣還是正氣,凡事三思而後行,顧慮周全,方能減少過失。

  施仲謀(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李敬邦(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高級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