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解惑】人心之和更勝天時地利

  中華傳統文化注重天道,認為道生萬物,無所不包。《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禮記·中庸》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可見儒道兩家均以道為文化之本。

  陰陽相生相合為天道

  何謂道?《周易·繫辭傳》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陽者,《說文》曰:「高明也。」表示在高空照明的太陽。由於中國位處北半球,南面山脈與北面河岸的陽光相對充足,故《穀梁傳·僖公二十八年》又有「水北為陽,山南為陽」之說。至於陰,則與陽相對,《說文》:「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表示日光所不及的陰暗處,尤以水南、山北諸方位為甚。

  古人通過觀察上述天文與地理現象,從陽光照射之陽,與日所不及之陰,體會到萬事萬物皆有其相對之道,並據此感悟出陰陽相生相合之理,亦即中和思想。老子曰:「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一再強調陰陽相合之和諧境界。

  體悟天地陰陽相對之道,即能掌握自然世界之天時與地利;由此進一步考察陰陽相生之理,便能明白人文社會中和境界之可貴。那麼,天時、地利與人和,到底何者最重要?《孟子·公孫丑下》曾對此作出論述: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譯文

  孟子說:「天時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譬如一座方圓僅三里的內城,縱橫僅七里的外城,被團團圍攻卻不能取下。在圍攻的過程中,一定有合乎天時的戰機;但是卻不能取勝,這正說明了天時並不如地利。(又譬如另一座城,)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兵器不是不鋒利,甲胄不是不堅固,糧食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者卻棄城而逃,這正說明了地利並不如人和。所以說:制約民眾不必用國家的疆界,鞏固國防不必靠山川的險阻,威懾天下不必憑兵器的強大。施行仁政的人,得到的援助也多;不行仁政的人,得到的支持便少。支持者少到極點,連親屬都會反對他;相反,援助者多到極致,全天下都會歸順他。憑藉全天下歸順的力量,來攻取連親屬都反對的人,所以君子不戰則已,逢戰必勝。」

  註釋

  (1)郭:城邑的外廓。《釋名》:「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

  (2)環:玉石雕琢而成的圓形玉器,引申指圍繞。

  (3)兵革:兵,兵器。革,皮革,引申指甲冑。

  (4)委:棄置。《廣雅》:「委,棄也。」

  (5)域:疆域,引申指規範、限制。

  (6)谿:同「溪」。

  (7)畔:通「叛」,叛離。

  除上文外,孟子在《離婁上》亦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盡心下》又謂:「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一再強調人心之和更勝天時、地利。這種思想,正反映其積極入世、重視人倫的儒家理想。中華民族以儒家學說為綱,故亦以和為文化之本,主張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

  不過,天時、地利與人和,盡皆由道而生,其實彼此呼應,同樣重要。人如真正明道修德,必得天祐人助,誠如孟子所言:「得道者多助。」又如《老子》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如此,天人合一,才是真正極致之和也。

  謝向榮教授(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文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