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虹:大變局時代的人生之旅

◆作家蘇虹
◆作家蘇虹

◆《秋瘋》
◆《秋瘋》

  上海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蘇虹繼《海上晨鐘》後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第二本長篇小說——《秋瘋》。蘇虹坦言,《秋瘋》23萬字,斷斷續續寫了23年,「如果說當初想到它,是基於動筆時真實的秋季,表達面臨現實困頓時的複雜心緒,對年少時輕狂歲月、似水年華的追憶和些許艷羨。那麼,時隔二十多年,現在它成書於我人生的秋季,更多傳遞自己對複雜多變人生的觀察和思考。這本書持續創作二十年而沒有放棄,從因上說是源於自己對文學的熱愛,從果上說它見證了自己對生命的珍視和對人生的記錄。」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蕊

  《秋瘋》是一部個人經歷和生活積累為底氣的「另類職場小說」。書中五位不甘平庸、來自名校的碩士研究生同學,家庭背景不同,畢業後走上不同的工作崗位,也因此留下了不同的人生軌跡,演奏出不同的命運交響曲。《秋瘋》通過精彩紛呈的故事情節,昭示大變局下應當多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職場智慧,「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過好每一天,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始終做一個堅定的前行者。

  「從2001年秋天想到這個書名到現在成書,寫作思路、內容較之最初已有很大變動,甚至面目全非,卻仍然保留了《秋瘋》這個書名。」談及《秋瘋》的寓意,蘇虹表示,「秋瘋」是其在動筆創作前就想好的書名,就像一種靈光乍現,然後就「一見鍾情」。

  在蘇虹看來,「瘋」字除了人們熟悉的瘋狂、瘋癲之意以外,其實還有「輕狂」「無約束地玩耍」「農作物生長旺盛但不結果實」等多種解釋。蘇虹特別喜歡秋天。進入秋天,且不說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就連庭院的果樹,也是枝頭纍纍。成熟生命的深沉與冷峻,讓人頓感舒爽,一切困頓、煩憂、惆悵都隨之而去。而「瘋」之輕狂、無約束,以及夏日的旺盛生長,都成了秋天最好的註腳 。

  順其自然是最高境界

  在小說的一開始,蘇虹便寫到「和所有中年人一樣,他們時常感嘆的,是時間過得太快;他們經常懷念的,是大學時代那段青蔥歲月」。事實上,這也是蘇虹真實的感受。「現在過的每一天,都是我們餘生中最年輕的一天」,與其追憶似水年華,不如珍惜每一個今天。

  隨着年齡的增長,蘇虹時常會想起小時候的事、年輕時候的事。「過去看似很平常的東西,比如童趣、青春、健康、閒暇……若干年後竟然是那麼珍貴。」蘇虹感嘆道,每個人的境遇不盡相同,對生活的體驗也不一樣,但有一點應該是相通的,就是要盡量能讓自己活得從容、自然,正如書中主人公柳春富最後與周宇交流時所言,「凡事順其自然是最高境界,不必躁動,更不必太功利」。

  蘇虹想要告訴現在的年輕人,人不可能一輩子風調雨順,但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順境也罷,逆境也罷,要學會做一個堅定的前行者,做魯迅先生筆下那個永不停息的「過客」。未來或許有千萬條路可供選擇,但自己真正走的路卻只有一條。對於未來,不要過於悲觀,或許一切比自己想像的要好;也不要過於樂觀,未來的一切不可能隨心所欲。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再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過好每一天,當無數個點連成實線,便有了腳踏實地的從容與自信。

  「卻道天涼好個秋」是對命運的不屈

  這本書的寫作,正好伴隨蘇虹走完職業生涯的最後二十年。其間,他從基層部隊到高級機關,從色彩單一的軍營到霓虹閃爍的魔都,經歷了許多奇妙有趣的事情,也聽到了許多複雜離奇的故事。「這一切,大大豐富了我的人生經歷,也豐富了這本書的內容。」《秋瘋》試圖通過五個研究生同學的升遷沉浮,反映二十年來社會的變遷。在如今五光十色的社會中,社會變遷、文化多元、道德調整、個人感受四者間的互動作用日益凸顯,如何尋求它們之間的平衡點,其實是每個人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感受和思考的。特別是社會轉型期,出現的許多與傳統文化、道德規範等相衝突的社會現象,令不少人感覺到一種無奈和苦痛。而這種「社會轉型之痛」,更多表現在人的精神層面、道德層面,因而有時會更加令人不知所措,甚至迷失自我。

  蘇虹相信有的讀者會從中看到自己的身影。人生是一個既漫長而又短暫的過程,在不同階段,對人生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年少時「不識愁滋味」,甚至會「為賦新詞強說愁」,但人到中年,「識盡愁滋味」,再沒了當年的豪言壯語、高談闊論,「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但蘇虹想借《秋瘋》表達的是,「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表現的並不是生命沉淪,恰恰相反,是一種對命運的不屈與抗爭。「這本書的寫作,正好伴隨我走完職業生涯的最後二十多年,因此也反映出我對複雜多變人性與人生的觀察和思考。」蘇虹告訴記者,人到中年,許多人都會經常思考「人活着的意義是什麼」這個看似簡單卻又十分複雜的問題。在這本書裏,幾個研究生同學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不甘平庸。本書的結尾,一位主人公在經過人生的起起伏伏後,毅然選擇援疆。寫作時蘇虹曾擔心,是否會讓讀者產生他逃避現實的疑慮?但在與幾位朋友討論這段故事時,大家不約而同地表示,這恰恰表現了他不甘沉淪的剛毅性格,這也正是蘇虹的初衷。「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不在於誰說了什麼,而在於他做了什麼。」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寫了刪,刪了寫,反反覆覆,斷斷續續,寫了二十多年才將《秋瘋》寫完的蘇虹亦感慨,塵世之中,人與萬物皆為過客,唯有放下心中之結,方能感受到天地之遼闊,方能在若干年後回頭一笑,「萬里歸來顏愈少」。

  蘇虹,文學博士,上海大學特聘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圖書有長篇小說《秋瘋》《海上晨鐘》、長篇歷史小說《天昏海暗——太平洋戰爭》,隨筆集《無為而治——老子謀略縱橫》,時評集《和平的眉角——世界大局下兩岸關係透視》《和平的守望——世界大局下兩岸關係掃描》等。作為總策劃人、編劇之一出品的話劇《大風有隧》在上海大劇院上演,劇本《大風有隧》獲「第34屆田漢戲劇獎·劇本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