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多雨水 濕邪易損脾胃 中醫教路擺脫濕重熱氣\至意中醫診所註冊中醫 黃耀

  左圖:「生痱滋」的原因有很多。右圖:持續多日下雨,不少人身體感覺特別疲乏。
  左圖:「生痱滋」的原因有很多。右圖:持續多日下雨,不少人身體感覺特別疲乏。

  四季的氣候變化,中醫以春溫、夏熱、秋涼、冬寒來概括。中醫學理論認為人應順應自然規律,因應時節調整生活方式,以保持身體健康。香港位處亞熱帶地區,氣候溫和多雨,濕度較高。正值初夏時節,這段時間的氣溫逐漸上升,濕度增加,屬於人體陽氣漸長、陰氣漸消的時期。同時隨着溫度環境的轉變,人們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也會發生改變,導致經脈臟腑等生理機能亦隨之變化,較易出現一些不適症狀,而最近門診中多見因口腔潰瘍、牙肉腫痛、便秘等症狀的病人。「濕重、熱氣」可說是這類患者常常提及的字詞。

  「寒濕」「濕熱」大不同

  每年轉季時節門診常聽到不同年齡層的病人在求診時向筆者表示,他們自覺身體「濕重無力」,希望服用健脾化濕的藥物。亦有不少病人每次自覺濕重,便馬上至涼茶舖服用一碗廿四味涼茶。廿四味味苦性寒,清熱解毒為主。如果是濕熱症狀,服用廿四味自然身心舒暢。但如果是寒濕或陽虛症狀,有機會服之無效,甚至服後身體不適。因溫差而出現在窗戶、地板上的濕氣肉眼可見,但身體內的症狀如何分辨呢?

  口腔潰瘍,即香港人俗稱的「生痱滋」,是指口腔黏膜因破損而出現的口腔炎症,好發於嘴唇、臉頰內側、舌頭等位置,往往在一星期左右自然癒合。口腔潰瘍會引起口腔不適和疼痛。以下筆者以兩個口腔潰瘍的病案講解不同常見證型,中醫藥是如何分辨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