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茶遊記】茶馬古道變通途(下)

◆滇藏界大滇西旅遊環線。 作者供圖
◆滇藏界大滇西旅遊環線。 作者供圖

  良 心

  「丙察察」雖是現今自駕越野圈的新詞,但是實際上它早就是一條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走廊。丙察察穿越青藏高原與雲貴高原接壤轉換地帶,是歷史上西北甘青地區氐羌族群南向流動的重要通道之一。這一區域是橫斷山脈三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並流核心區,北向是藏族聚居區,順怒江南下是傈僳族聚居區,向西翻越高黎貢山進入獨龍江流域,是獨龍族聚居區,東北向以怒山山脈與康巴藏區連接,向東翻越碧羅雪山進入瀾滄江流域與瀾滄江河谷地帶的白族、納西族等民族進行經濟文化互動交流。察瓦龍是古代茶馬古道的重要節點。怒江邊上的這條馬幫之路,已被歲月的印痕刻蝕進了山體上的縫隙,在綠色中延伸。

  單就丙中洛至察瓦龍的「丙察」茶馬古道來說,這一區域以丙中洛沿怒江向北行進的茶馬古道串聯起秋那桶、松塔、龍普、扎恩、曲珠、昌西、扎那等民族村寨,形成一條多民族文化交匯融合的經濟文化帶,怒族、藏族、傈僳族、獨龍族等多民族在這段古老的茶馬古道上商貿往來、通婚結親、文化互鑒交流。古道上的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裏,趕着馬幫南來北往,互通有無,形成融洽的互助民族兄弟關係,出行的人在村落歇腳都會到與自己有定點關係的主人家食宿,次日出發主人家還會贈予其乾糧和馬料,同樣這位主人家某日出行歇腳對方村寨也會受到熱情接待。

  在這段茶馬古道上行腳,會切身地感受到文化如古道邊的怒江水一般流淌。民居建築從怒江下游傈僳族干欄式建築「千腳落地房」,到丙中洛地區屋頂已是當地特有的石片頂,行進到秋那桶村,怒族民居用藏式夯土牆替代了怒族傳統干欄式建築的垛木牆面。進入西藏地界抵達松塔村,松塔村是怒族聚居村落,但房屋建築基本以藏式夯土牆、夯土平頂為主。再往前到龍普村,是怒江峽谷最北端的怒族聚居地,雖然還是怒族村落,但房前屋後已交融了許多藏族文化元素。

  在這條古老的民族走廊上,各民族生產生活資料互通有無,形成區域互補。藏族的踏犁傳到丙中洛怒族地區,而怒族的生產工具「俄爾仲」(怒鋤)又翻越高黎貢山傳到獨龍江流域。藏族人打酥油茶的生活習俗傳到怒族、獨龍族聚居地,但酥油轉換成了高黎貢山、碧羅雪山盛產的漆樹籽油,成了「漆油茶」。而怒族人以漆油炒雞肉加酒煮的美食「嚇拉」更為這一帶的各民族普遍喜愛,認為長期在峽谷濕熱氣候生活的人喝了可以祛濕扶陽、健骨舒筋。龍普村怒族人用傳統製陶工藝燒製的揹水桶、土鍋、酒罐、燈盞等陶製品成了這一片區域各民族竹木生活器皿外的有力補充。歷史上怒族、獨龍族傳統生計方式是以刀耕火種的初級農業輔以採集漁獵經濟,是瀾滄江流域的白族、納西族翻越碧羅雪山把水稻、蔬菜等農作物種植栽培技術帶到了怒江大峽谷的深處。據民族語言學家調查,怒語、獨龍語多種蔬菜、瓜果類的名詞語言發音直接取自白語、納西語發音,便是有力明證。

  茶馬古道歷經歲月滄桑,千百年來都維繫着沿線各民族群眾的生計。丙察察線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才逐漸興建。上世紀五十年代,這條滇藏古茶馬驛道被人民政府納入幹線驛道管理,察瓦龍雖然隸屬西藏,但因距離察隅縣城較遠,所以其物資調運供應一直依靠來自雲南的南線輸入為主。1952年的格曲驛道(察瓦龍格日村至竹瓦根鎮曲瓦村)全長72公里的人馬驛道建設是丙察察線建設的雛形。2000年,國家開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提高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鞏固國防。雲南省是我國重要的邊疆省份和多民族聚居區,與越南、老撾、緬甸接壤,與東南亞、南亞多國鄰近,是我國通往東南亞和南亞的重要陸上通道,具有向西南開放的獨特優勢,戰略地位極重要。同時也擁有豐富的礦產、水能、生物等自然資源以及民族文化和旅遊資源,發展潛力巨大。為使雲南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國家加大了對雲南省交通基建的支持力度。

  2000年後,丙察察簡易公路多次改造擴建。2009年,丙中洛到察瓦龍的公路竣工。2011年,隨着察瓦龍到察隅縣城的公路完工,丙察察公路全線通車。開始都是四級砂石路面,沿途沙礫、坑窪、亂石、塌方、滾石路段非常多,經常出車禍。丙察察線被稱為「死亡公路」。但是也正因為沿途壯麗的自然風光和極具挑戰性的路況,丙察察成為「勇敢者的自駕路」,深受越野愛好者和騎行者的追捧,每年都吸引成千上萬遊客前來穿越探險。

  由於丙察察公路沿線的景觀多樣性,公路終點指向西藏腹地的距離近,公路行車量逐年遞增,負荷遠遠不適應發展的需要。2013年12月,國家發改委批准修建滇藏新通道工程。後又將丙察察規劃納入G219國道,進行全線升級改造。丙察察開始全面大修。一路上都可以看到「中國交建」的標牌,遇到各種施工車輛,全線基本都有大型施工機械在作業。從察瓦龍到察隅縣城途中的三座大雪山也開始打隧道,以後不用擔心大雪封路。據介紹,丙察察公路列入滇藏新通道規劃改造完成後,一條嶄新的丙察察公路將成為入藏距離最近,平均海拔最低,自然與人文景觀豐富多樣的標準化進藏公路。

  傳統的滇藏通道主要指起點為雲南昆明,經雲南麗江、滇藏邊界的雲南省德欽縣、西藏昌都市芒康縣、左貢縣等地,最終到達拉薩的線路,全長1,300多公里。而修建滇藏新通道會縮短西藏和雲南之間的交通距離,兩省交通聯繫更加便利,有利於進一步密切兩省區經貿、旅遊等方面的合作。滇藏新通道是在原丙察察公路的基礎上升級改造而成,核心路線是丙察然公路。這條進藏通道大部分路段處於怒江低海拔地區,平均海拔2,000到3,000米,可保證車輛常年通行。與此同時,國家又投資修築了雲南貢山縣獨龍江鄉通往滇藏交界處的通藏公路。雲南入藏新通道的建設,對促進「一帶一路」中國和孟加拉國、印度、緬甸經濟走廊的形成,滇藏兩省區之間政治、經濟、民族文化交流,促進邊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有着深遠意義。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加速了雲南的經濟發展,提高了基礎設施水平,為雲南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奠定了基礎。雲南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加強了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的經濟合作。交通基礎設施的日益改善,也帶動了沿線旅遊業的大發展。

  2022年5月,雲南省政府提出建設大滇西旅遊環線,將滇西豐富的高原峽谷、雪山草甸、江河湖泊、火山熱海、古城韻味、民族文化、邊境風情、珠寶玉器等獨特旅遊資源串連起來,推動滇西旅遊全面轉型升級。大滇西旅遊環線是由西北環線和西南環線組成的「8字形」大環線,空間上西北、西南環線各達1,600公里。大滇西旅遊環線是世界上罕見的「大河並流區」,涵蓋了雲南省西部地區的多個重要城市和景點。範圍內有三江並流、香格里拉、茶馬古道、蒼洱風光、怒江大峽谷等。有涵蓋700米到6,700米的海拔高度,幾乎包括了從熱帶到寒帶的豐富氣候類型和自然景觀,還有人口較少民族和特有少數民族豐富多樣的風俗習慣、節日慶典。雲南還正在打造「從怒江到拉薩」(全程1,500公里)的新精品旅遊線路,丙察察自然又成為必經之地。來自全國各地的自駕越野車隊更加持續雲集丙察察,這條古老的民族走廊正煥發出新時代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