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威脅航空安全 預計「不可料情況」成關鍵

  多地機場升級預警系統 加強IT支援制訂應對方案

  香港文匯報訊 氣候變化引致極端天氣頻發,考驗全球航空交通營運。航空專家指出,大型國際機場的運作中,預計「不可預計的情況」正是關鍵。全球多地機場近年升級應對極端天氣預警系統與基礎建設,包括完善天氣預報模型、加強資訊科技(IT)技術支援,定期進行危機演習等等,機場亦注意透過多元方式,迅速通知緊急情況,最大限度保障乘客安心舒適出行。

  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與航空業諮詢企業「荷蘭機場顧問公司」(NACO)合作,制訂機場適應氣候變化策略。NACO航空戰略總監莫克特表示,該策略包括新建天氣預報模型,結合天氣與航班運行數據,將氣候風險的潛在連鎖效應視像化,再給出基礎設施、機場運作流程和乘客指引需要因應更新的內容,協助機場營運方決策。

  機場及時分析受損規模

  大阪關西國際機場也是NACO合作對象,2018年,關西機場遭25年來最強颱風「飛燕」吹襲,暴雨引發洪水淹浸,機場被迫關閉兩周。NACO為關西機場提供氣象災害模型,重現與「飛燕」同規模自然災害,依照預估損失情況制訂分階段救災應對方案,優先保護機場的關鍵資產。經模型調整的應對方案,能夠將應對同規模災害的機場關閉時間縮短至兩天。

  專家亦建議,機場的IT系統建設可以更具靈活性。機場營運軟件AeroCloud聯合創辦人理查德森稱,一套完善的IT系統可以將氣象監控、地震監測、水位測量等多個感應器數據結合,及時分析機場服務受損規模,再制訂解決方案和應對流程,發放給所有機場員工。

  理查德森舉例稱,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撒塔索塔布雷登頓國際機場(SRQ)在2021年受熱帶風暴艾莎吹襲,一度被迫關閉。透過AeroCloud合作研發的IT系統,SRQ機場及時整合航班延誤、改道和取消訊息,通知乘客航班狀態和登機口變更情況。IT系統還實時追蹤機場內部設施,以及登機口乘客流量,避免了緊急狀態下的人流擠塞問題。

  危機小組定期應急演習

  法蘭克福機場服務全球網絡安全主管德內稱,該機場已籌組危機小組,定期進行應急演習。去年8月,該機場遭風暴吹襲,洪水淹浸規模前所未有,「機場停機坪上部分房間被淹浸,有網絡設施損壞,但我們實施應急機制,幾小時內更換了零件,維持機場營運所需的基本服務。」

  新西蘭奧克蘭機場亦表示,得益於多渠道通知系統,去年1月機場兩度遭遇極端天氣、國際客運大樓暫停運作時,機場服務仍維持正常,「機場方面派出大量員工在客運大樓通知乘客,並結合機場廣播、顯示屏幕、網站諮詢、媒體和社交網站,確保乘客安全且充分了解情況。奧克蘭機場的技術系統始終維持彈性運作,影響較輕微的事件可以迅速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