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舒適區 試水線上場

◆正在進行線下演出的李夢傑。香港文匯報記者俞晝  攝
◆正在進行線下演出的李夢傑。香港文匯報記者俞晝 攝

  再次見到李夢傑,他正坐在俱樂部後台的辦公室裏改稿。作為「會說笑」脫口秀俱樂部的創始人,與一年前的意氣風發相比,經歷過「月虧五萬」的他顯得有些低調,也有些落寞。「坦白講,這一年線下脫口秀的票不好賣,200人的場子經常坐不到一半。」為此,之前從未踏上綜藝舞台的他,決定參加一檔線上脫口秀節目,希望通過「出圈成名」為俱樂部吸引更多的觀眾。

  目睹同行為脫口秀未來努力

  在李夢傑看來,近一年的「冷靜期」對於行業並非絕對的壞事,「現在我們寫段子,腦子裏都有一根弦——『冒犯』要嚴守『尺度』」。「此外,各大線上平台也在醞釀新的脫口秀節目,並給出了更合理的參與條件——此前如果要上節目,脫口秀演員需要與出品方簽署長達數年的商演合同,而現在則不再受一紙合約的影響,甚至可以完全以自家脫口秀俱樂部演員的身份上台表演。」

  「你能看到行業在復甦,也能看到身邊的同行在為之努力。」李夢傑用「結了婚」來形容他與脫口秀之間的關係,「無論富貴貧窮,從未想過要分開」。「走出舒適區確實很擰巴,也很痛苦,但這已經是我最擅長的事了。除了脫口秀,我沒想過還能幹哪行。所以,現在我能做的就是不斷地打磨段子,期待在節目上『炸』翻全場,讓我李夢傑的名字也成為金字招牌、票房保障。」

  哪怕是「地獄難度」 也要堅持下去

  與線下演出相比,線上的脫口秀表演有着不一樣的玩法和節奏。「線下的觀眾是特意買票來看演出的,他們相對包容,也更有耐心,演員可以將梗融在故事裏,一層層去推進;但是線上的觀眾只給你幾十秒的機會,一旦開頭缺乏吸引力,大概率就『糊』掉了。」李夢傑用「非常擰巴」來形容他目前的創作狀態。

  「你要想在綜藝節目上走紅、出圈,就要遵守它的遊戲規則,盡快地去適應它的講述節奏。」為此,李夢傑給自己上了「地獄難度」——去陌生的城市演出,並擔任開場嘉賓。「我已經很多年沒開場了,之前要麼是壓軸,要麼是開自己的專場,現場觀眾的反饋都很熱烈。」然而,前陣子他幾次將為節目準備的段子拿去線下試水,都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挫敗感極強!」

  說話間,李夢傑瞄了一眼剛改完的段子,又刪去了幾句話。「我現在每天十二點睡覺,早上八九點起床,其他時間幾乎都在辦公室裏一遍遍改稿。經常是前一天靈光乍現,覺得這個梗可以,洋洋灑灑把自己給寫興奮了,結果第二天醒來再看,好爛,於是又全部刪掉。」既然那麼痛苦,為何還要堅持?面對香港文匯報記者的疑問,李夢傑用「不甘心」三個字作了簡短的回應。

  「脫口秀還沒有被綜藝節目帶火的時候,我就開始很認真地寫段子、講段子了。我可以很自信地講,無論是我的內容架構,還是表演的講述節奏,都是行業第一梯隊的水平。」李夢傑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此前藉着脫口秀出圈的東風,他的線下演出也曾「一票難求」,散場後還有粉絲排隊等待合影。然而當整個行業進入寒冬後,演員是否「出圈成名」就成為了賣票多少的分水嶺。

  純線下「走不通」 必須「出圈成名」

  「上過綜藝節目的演員,線下賣499元(人民幣,下同)的專場票可以在一分鐘內售罄。我的內容並不比他們差,但賣150元的專場做到兩三百人已經是極限了。」巨大的落差讓李夢傑反思了自己當初的選擇——他曾為了保持身份的獨立性,兩次婉拒了當紅線上節目邀約。「我曾經以為只要段子好,就不用愁賣票,但現在發現——純線下這條路『走不通』,你必須『出圈成名』。」

  論及原因,李夢傑認為,這或者與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相關。「以前大家的手頭比較鬆,他們願意花99元去看一場不知名的脫口秀演出,圖個樂子就好。但現在大家的手頭緊了,雖然文化消費的需求仍在,但他們寧願多花點錢,去買那些已經成名的演員的專場票,來換取現場效果的保障。而不是『浪費』99元去『賭』一場不確定好不好看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