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觀點】褐皮書無新意 期望管理成功

◆近期美聯儲官員的論調相當一致,對於一直跟進事態發展的投資者,更會認為不外如是。資料圖片
◆近期美聯儲官員的論調相當一致,對於一直跟進事態發展的投資者,更會認為不外如是。資料圖片

  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美聯儲最新公布的褐皮書,不難發現,當中所描述的經濟實況,與外界當前的印象,以至近期的央行官員的論調,相當一致,沒有什麼真正新鮮的地方,尤其對於一直跟進事態發展的人,更會認為是不外如是。

  然而,這正是央行當局期望管理的成功之處,真實世界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新意,尤其金融市場,身處其中的投資者,已經是極為敏感,容易把很小的事情放大,特別是當前數據為本的年代,央行官員把短期數據以至其趨勢看得重要,因為他們需要數據和趨勢去說服他們以至其他人,究竟下一步應如何走。

  通脹難降至中長期目標

  是的,央行明知短期內無法把通脹壓至2%這個中長期目標,但仍然要堅持通脹目標,以調節通脹預期,只好維持較高利率較長時期,這一點是大勢所趨,大家漸漸發覺,去年底一面倒的猜想央行盡快減息,一減多達六次之譜,其實是絕不靠譜的說法。相比之下,筆者維持去年底至今的預測,2024年底前有一至兩次減息,當時看來極為保守,如今已是很進取,由此得見,市場意見猶如鐘擺,幅度之大,不容易事先想像。

  無論如何,上述說通脹難以壓至央行目標,可不是隨口說說的。對比一下,金融海嘯後十年,以正常CPI或PPI或PCE等量度,無甚通脹,因為資產價格反映了。但如今已不再是當日的零息甚至負息年代,而是利率正數,通脹正數,更何況當日種下的資產升幅以至財富懸殊加劇的因,如今的地緣政局不穩,恐怕愈來愈成為趨勢,屆時怎可能透過各方友善的自由貿易壓低通脹呢?

  市場避險信號含金量高

  談及地區衝突,對於全球資產配置當然有影響,其實真正影響遠不僅於此,只是不容易量度。

  是的,之前談及油價或金價,以至VIX和債息,甚至美匯指數等,作為投資者短期避險升溫與否的信號,只是基於資金面的整體活動,而撇除個別商品本身其他供求因素。換言之,要上述一眾資產的方向一致,而且力度足夠在起碼短時間內擺脫其他供求因素影響,基本上已可以假設是避險為上的傾向。

  而一旦出現這些信號,假陽性的概率甚低,不難想像,上述一眾市價的移動要一致,基本上已排除了其他供求因素,但亦因此,這個信號提供的買賣時間,並不太長,也就是說,信號的含金量高,但正因如此,可以出擊的次數會少之又少,一擊即中,鳴金收兵,一擊不中,亦須回防撤退。

  當然,詳細而言,上述提及避險量度,仍可以再細分,例如,地緣政治不穩,與全球金融危機,表現方式便有相當不同,這一點在全球金融危機時,各地的債息,以至匯價等,反應最明顯,反而股市則齊跌無疑,相反,若是區域戰事或衝突,則以油價和金價較為明顯。

  金融海嘯間接導致地區衝突

  無論如何,觀乎當前局勢,一如這裏預期的,金融海嘯後的救市行動,帶來量寬超低息環境,繼而是資產價格大漲,財富懸殊加劇,各地極端取態增加,不利自由貿易和全球化等,最終一定是帶來地區衝突和地緣政局不穩。一言以蔽之,大家可以坐下來談生意,是自願交易,便不用打仗,一旦打仗,則整體而言有利民生的大部分生意都減少,道理顯而易見。

  (權益披露: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