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專欄/打造領先的創科「孵化器集群」\郭凱傑、王鐙淇

  政府在《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提出目標於2030年把在共享工作空間、創業培育中心及加速器內營運的初創企業數目,從現時約4000間增至7000間,同時培育出30間獨角獸企業,助力本港創科生態鏈發展。要加速達成這個目標,就必須運用企業孵化器的力量,推動初創企業技術轉移及成果商品化。孵化器有助提高企業家獲取產業資源、建立商業網絡的能力,在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指導下,完善產品設計及商業策略,提升其行業競爭優勢,協助企業家把想法落地生根。

  近年隨着初創企業數量上升,孵化服務機構的數量隨之增加。根據投資推廣署的數據顯示,本地共有4257家初創公司,較2019年增加了43%,初創公司數目及僱員人數均創歷史新高。這些初創企業分布在132處共享工作空間、孵化器及加速器。

  公營孵化器一直以香港科學園及數碼港為首,筆者發現,即使現時有更多的私營孵化服務機構可供選擇,近85%本地初創企業仍在公營孵化器內進行孵化,孵化器生態向公營傾斜。

  縱觀全球各地初創生態發展蓬勃的地區,如美國和內地,均有一個私營主導的孵化生態系統作其支撐。兩地孵化圈在成熟的進程中,不約而同地從政府主導過渡到私營主導:從最初單純為初創企業提供場地、基礎設施和服務,後因風險資本的投入得以逐漸擴大其功能,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增值服務和指導;到後來,各類型具有獨立投資能力的孵化服務機構更應運而生,為各式各樣的初創企業開拓更多融資渠道和服務,利用市場化的運作促進孵化圈的可持續發展。

  反觀,香港的孵化生態圈的發展多年來停滯不前,某程度受制於公營主導。香港科學園及數碼港作為獲國家科學技術部認可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多年來一直大力推動香港創科發展,培育及資助本地具潛力的初創。但公營孵化器的運作難免受制於繁瑣的程序及管理架構,無法因應市場轉變靈活作出調節,制約了初創企業的發展。

  反之,私營孵化器以市場主導,背後通常有活躍的風險投資資本支持,較大動力擴大初創企業規模。全球化的孵化集團更掌握廣泛的行業資源網絡,能為企業與海外投資者穿針引線,策略性地為其搭建所需的人脈網絡,帶來更多的投資和收購機會。

  因此,孵化器圈的發展需要由政府主導轉變至私營主導;要使生態更趨多元化,引入國際性私人孵化器為關鍵的一步。

  事實上,行政長官在去年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吸納更多海內外知名的初創服務機構落戶香港。筆者認為,新田科技城作為未來香港創科發展的核心,匯聚不同領域的初創企業和重點科企,是建立孵化器集群的不二之選。政府可擔當領導規劃的角色,引進世界級的私人孵化器,如Techstars、500 Global、Y Combinator等來港發展。

  引進世界級私人「孵化器」

  基金會早前發表的《優化各界資源協作 推動香港初創發展》的研究報告中提出了針對國際孵化器在財務、營運和戰略需求等方面全面的支援措施:

  1)推出具吸引力的政策條款:以悉尼科技中心區(Tech Central)為例,新南威爾士州政府提供3年期的資金、資源和政策支持,成功吸引國際知名的孵化器Techstars落戶。香港可以借鑒成功經驗,為其提供初始免租期和其他增值服務如人才對接等;

  2)提供協調服務和財政支援:香港可參考上海市和深圳市的孵化器培育和管理方案,設立服務專員負責協調和解決孵化器的需求,同時補貼施工前運營開支,增加其落戶香港的誘因要使創業想法成功落地發芽、成長到開花結果。創業之路困難重重,單憑創業家一己之力難以面對所有難關和挑戰。孵化器能在初創發展的道路上為其「傳道授業解惑」;建立孵化器集群能夠促進跨行業合作,推動商業化進程,使本地初創企業連通國際。政府亦可邀請本地孵化服務機構如「香港人工智能及數據實驗室」(HKAI LAB)和「高諾國際加速器」(G-rocket)等在新田科技城設立分部,促進本地和全球孵化公司的協同合作,加速本地孵化生態圈的多元發展。

  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總監、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