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展寰:研灣區共同處理廢物

◆政府計劃於2035年關閉全港全部堆填區。圖為打鼓嶺堆填區。 資料圖片
◆政府計劃於2035年關閉全港全部堆填區。圖為打鼓嶺堆填區。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特區政府暫緩原定8月1日實施的垃圾徵費計劃,惟仍計劃於2035年關閉全港全部堆填區。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昨日指出,正探討整個大灣區共同處理廢物,推動「無廢灣區」, 強調並不是簡單將垃圾送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焚燒。另外,政府會加快建設第二及第三座轉廢為能的焚化爐,屆時就可關閉所有堆填區。

  謝展寰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正商討「無廢灣區」概念及廢物資源一體化,香港垃圾主力會在本地處理,而部分可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當資源處理。目前,每日已經有1,000噸至2,000噸廢紙,收集後運到大灣區內地紙廠作為原料,生產再造紙。

  他認為整個大灣區在處理廢物及資源循環上合作會有很大好處,香港可引入資金投資及技術,內地則有土地及較低廉的勞工成本,「有些設施可以處理大灣區廢物,也可處理部分香港廢物。如果純粹在港操作,地皮、薪金成本也較高,如果能整個大灣區一起操作這類廢物資源管理,成本可降低、效益可提高,相信整體一起做好處會更大。」

  雙方合作的環保製成產品,還可以用香港作窗口示範,一齊合作資源循環,發展綠色產業,長遠希望達至「無廢灣區」的願景。

  維持2035年關閉全港堆填區目標

  被問及特區政府目標在2035年關閉本港全部堆填區,謝展寰指,位於石鼓洲外海人工島的首座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生活垃圾)的轉廢為能設施「I·PARK 1」明年啟用,又計劃在屯門曾咀興建規模相當大的第二座焚化爐,下月會到立法會申請撥款,「建成第二座焚化爐後,其實已可關閉打鼓嶺堆填區。在香港的『北部都會區』發展,我們也正物色地方興建第三座焚化設施。屆時香港就可關閉所有堆填區,無須再用堆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