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字水】趙括「紙上談兵」 戰場全軍覆沒
很多歷史家都認為,「長平之戰」秦、趙兩國傾全國之兵,結果秦勝、趙敗,就決定了六國滅亡的命運,亦代表戰國時代的結束。歷史家會說因趙國「用人不當」而自招敗亡,但為什麼會「用人不當」?原因之一便是秦國成功地運用了「間諜戰」。
趙國自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後,軍備優化,軍隊戰鬥力提高,成為在秦國周邊唯一可以與之抗衡的國家。秦要一統天下,必須先擊敗趙國,拔掉這眼中釘。不過,點燃秦、趙戰火的卻是韓國。
秦昭王採納了丞相范雎「遠交近攻」的政策,先後攻佔魏國多地,逼使魏國親附於秦。之後,大舉侵略韓國,取得陘、高平、部曲等地。公元前261年,再攻克野王(河南沁陽),將韓國攔腰截為兩段。消息傳來,韓國上下大驚,趕忙派使入秦,準備獻上上黨郡(今山西長治一帶)求和。
野王一失,上黨孤懸在外,遲早會成秦國口中肉。所以美其名曰「獻上」上黨,其實只是逼於無奈的做法,希望能夠息兵。可是上黨的太守馮亭不同意,他認為就算秦國得到上黨,也不會停止其侵略野心,甚至會以此為踏腳石,繼續攻打韓國。因此,馮亭決定以上黨郡十七座城池為代價,引趙國出兵幫韓國抗秦。
由於上黨在趙國首都邯鄲之西,位於太行山脈西側,一旦上黨落入秦手,秦軍就可以居高臨下,威脅邯鄲。馮亭主動獻上城池,趙國自然歡喜,趙王即派老將廉頗率軍四十萬前去接收上黨。怎知趙軍到上黨附近,上黨已全被秦軍佔領。廉頗只好領兵轉到長平(今山西高平市)。
長平正位於上黨與邯鄲之間,從戰略上看是咽喉之地,廉頗的選擇是合適的。長平東、西、北三面丘陵環抱,一面以丹河為依託,減緩了秦軍之戰車部隊的威力。廉頗下令四十萬趙軍憑藉地勢在金門山下構築工事,不但有水寬谷深之丹河供應水源,更有有大糧山、韓王山兩大制高點,不讓秦軍大部隊運動作戰。秦軍只能以梯次進攻,趙軍就放他們分批進來,然後消滅。
秦趙對峙三年 戰局破於謠言
秦將王齕雖在長平外圍取得一些小勝,但也奈何不了廉頗。廉頗下令長期堅守,不准出擊,趙秦兩軍就這麼對峙。廉頗的用意很明顯,長平距邯鄲近,補給容易;但長平距咸陽就很遠,後勤補給就困難多了。廉頗的用意就是要在長平拖垮秦軍。
趙、秦兩軍對峙了將近三年,到第三年形勢起了變化。那年趙惠文王去世,趙孝成王即位。秦國已感到吃不消了,數十萬大軍,還有數十萬的民伕、後勤人員,糧食補給要通過崎嶇難行的太行山,十分艱辛。而且戰爭亦影響了秦國國內的生產,秦國不能不找機會謀求突破。
於是秦國利用賄賂、利益,在邯鄲發動大規模的「間諜戰」。大量的秦國間諜、被重金收買了的趙國官員,在邯鄲散布謠言:「廉頗已經老了,無用了」「廉頗怕了秦軍,不敢出戰」「趙軍長期困守,鬥志全失,早晚會喪在秦軍之手」,最重要的是那一條:「秦軍只怕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
謠言終於傳到趙孝成王耳中,他也想在登位後有些作為。於是他找來趙括,問他能否前去長平代替廉頗,帶領趙軍獲勝。趙括自幼熟讀兵書,與人談論軍事雄辯滔滔,無人能及,連父親也不是對手。不過,「紙上談兵」這個成語,說的正是此人,結果如何大家也已知道。
當趙孝成王問到趙括時,趙括答,若秦軍統帥是白起,他還會考慮,但現在是王齕,他就不怕。他會帶領趙軍主動出擊,全殲秦軍。趙孝成王聽了很高興,即命他代替廉頗。老丞相藺相如,甚至趙括的母親聽到這消息,都大加反對,聲言趙括會誤事誤國。可惜趙王不聽,趙括就受命去到長平,代替廉頗。
秦國知道計謀成功,即刻起用白起代替王齕,並調動全國部隊增強前線。白起也要求秦王徵調全國15歲以上男丁,組成生力軍包抄趙軍。而趙括求勝心切,竟捨長取短,丟下自己整固的工事衝向秦軍,結果自然是全軍覆沒。
◆雨亭(退休中學中文科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