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煙雨】遊訪成都杜甫草堂 感悟詩聖坎坷人生

◆ 成都杜甫草堂中「大雅堂」前杜甫的塑像。 資料圖片
◆ 成都杜甫草堂中「大雅堂」前杜甫的塑像。 資料圖片

  那年筆者去四川成都旅行,懷着「朝聖者」之心來到杜甫草堂參觀。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故居,其所處之地「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莊」經歷代的修建,現已改成「杜甫草堂博物館」了。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因曾在工部任職,世稱「杜工部」。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多反映現實,如諷刺楊國忠、楊貴妃的奢侈專橫的《麗人行》、表達戰爭為百姓帶來災難的《兵車行》等,故又被稱為「詩史」。

  流亡成都 居於茅屋

  乾元二年,杜甫流亡成都,在友人嚴武的幫助下於浣花溪畔蓋起了一座茅屋,並在此居住了四年,在此留下流傳後世的詩歌,例如:《春夜喜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還有《草堂即事》《客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都是在這裏寫就。

  在成都居住的四年中,杜甫共作詩240餘首,馮至在他所著的《杜甫傳》中這樣說:「人們提到杜甫時,盡可以忽略他的生地和死地,卻總忘不了成都草堂。」直到嚴武去世,杜甫才離開成都。

  杜甫在長安淪陷時,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他千辛萬苦地奔赴到鳳翔準備有所作為,不想一個月之內就被貶到華州。一路跋涉經過新安、石壕和潼關,他沿途看到各級官吏不顧百姓死活、徵稅拉夫,無論男女老幼都受盡逼害,婦孺寡弱也不放過。眾多百姓為了支援官軍平亂,付出無私的奉獻和犧牲,不過官吏仍橫徵暴斂、殘忍逼害。

  杜甫將親眼所見的,寫成「三吏」「三別」,即《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這組詩歌反映了戰爭和動亂為社會、人民帶來的災難和苦痛。常說「國家不幸詩家幸」,這組詩歌亦奠定了杜甫「詩聖」的身份。

  大曆二年秋,杜甫來到夔州,時年56歲,已然是白髮蒼蒼的老者。而正是在極端困窘的情況下,他寫下了「七律之冠」——《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臨眺,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而文辭慷慨,動人心弦。

  杜甫詩藝精湛,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與李白合稱「李杜」。

  如今的杜甫草堂鬱鬱蔥蔥,草木繁盛,儼然是個美輪美奐的園林。淺淺池塘還有幾尾游魚,一旁有不知哪來的貓兒,正探頭探腦。遊人來來往往,有的來到曾經的茅屋「打卡」,有的站在萬佛堂前安靜地休息,也有的來到工部祠,敬拜杜甫的石刻像。

  這樣和平寧靜的景象,若杜甫尚在,不知會寫下怎樣的詩篇?

  ◆ 任平生(資深中學中文科教師,多年深耕於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