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學生尊重國歌要更落力

  文平理

  本港有中學去年底發生課堂打鬧時不當播放國歌一事,教育局今日表示,得悉此事後已即時向學校了解情況,責成學校須嚴肅處理及提交詳細報告。奏唱國歌時,在場人員應當肅立、舉止莊重,但此涉事學生,未有建立對國歌應有的神聖及尊重觀念。學生無知,老師有責,此事再次提醒教育界,要更落力、更細緻、更春風化雨地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國歌的神聖與莊嚴,建立奏唱國歌的必要禮儀。

  網上近日流傳的一條片段顯示,有中學生於上課期間擾亂課堂秩序,教師要求學生「不要玩」及「不要再噴水」,影片其後見到有人播放國歌,在場鬧事學生此時仍踢枱、站上椅子,更有學生在場大笑。很顯然,涉事學生缺乏對國歌應有的尊重、缺乏對國歌的應有禮儀,沒有建立對國歌的應有觀念。學生無知,反映的是教育不力,凸顯本港國歌教育仍未能入腦、入心。

  本港《國歌條例》早已在2020年生效,條例規定:「奏唱國歌,應當按照本法附件所載國歌的歌詞和曲譜,不得採取有損國歌尊嚴的奏唱形式。」「奏唱國歌時,在場人員應當肅立,舉止莊嚴,不得有不尊重國歌的行為」。教育局2021年已向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發通告,從2022年1月1日起,中小學包括特殊學校,必須於每周上課日升掛國旗,學校亦必須每周舉行一次升國旗儀式,同時須奏唱國歌。應該說,教育界已初步形成落實《國歌條例》的制度和實施機制,但這只是國歌教育的第一步、基本步,如何建立本港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讓學生在思想上、情感上、行為上,切實尊重國旗、國徽、國歌的神聖地位,仍是任重道遠、亟需補課追趕。

  教育學生尊重國歌,既要嚴肅、認真,亦要形式多樣、春風化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和標誌,所有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尊重國歌、維護國歌的尊嚴。這不容有半點含糊,學生必須樹立國歌神聖、莊嚴、不可侵犯的至高地位,奏唱國歌的禮儀必須嚴格遵守,這一點老師必須清晰向學生講明。同時,自覺維護國家象徵的尊嚴,難以一蹴而就,需要教育界創新形式、春風化雨、入腦入心。全社會亦要擔負責任,共同形成本港尊重國歌、維護國歌尊嚴的良好氛圍,讓本港下一代從小建立牢固的珍視國歌尊嚴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