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領航】版權陸續回歸 雲音樂載量彈升


  註冊財務策劃師協會會長 黃敏碩

  內地為全球第二大在線音樂服務市場,據艾瑞諮詢報告,市場預期中國在線音樂服務的規模,由2022年的202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至2026年的38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CAGR)高達17.1% ,甚具增長潛力。現時內地在線音樂服務,主要通過音樂內容供給會員訂閱,及相關廣告服務來實現變現,配合在科技推動下增強音樂體驗,帶動用戶穩步上升,及進一步提升付費率。

  同時年輕使用者對音樂軟體黏性持續增長,雲音樂(9899)作為90後音樂社交園地,面對音訊直播社交變現空間廣闊,反壟斷後版權定價趨向合理,行業進入規模經濟時期,帶動雲音樂版權陸續回歸,拉動新增下載量彈升。

  集團長期以較低的付費牆,換來遠超行業的付費轉化率,主要受惠於有效的促銷引流、產品建設和獨有的專業用戶生產內容(PUGC)音樂生態所帶動。

  集團剛公布今年首季淨收入20.3億元,上升3.56% ,期內毛利潤達到7.71億元,按年增加75.4% ,毛利率為38% ,按年大幅提升15.6個百分點,按季則增加7.7個百分點,主要由於某些版權費用的一次性調整,及會員訂閱收入的增加和成本管控的持續改善所致。此外,集團亦加強原創扶持、自製音樂與版權採買,進一步豐富音樂內容,提升用戶體驗。同時集團也通過與各大音樂製作人、歌手和版權方合作,加強版權保護,確保音樂內容的合法性和品質。

  審慎成本控制提升盈利

  隨着競爭環境改善,筆者相信旗下付費內容充實,付費率及ARPU 有望同步中高速增長。展望未來,集團將繼續致力為用戶帶來更多優質音樂,培育社區及提升用戶體驗,增強運營及商業化能力,當中計劃以更高的效率,豐富及提升差異化內容,深化與版權方的合作,加強孵化獨立音樂人及製作自製音樂的能力,專注優勢音樂品類;通過全面增強產品服務,加深用戶參與度,提升會員權益以及拓寬消費場景,培養用戶付費及訂閱優質產品的意願;且通過對成本的持續優化、運營效率提升以及審慎成本控制,提高盈利能力,前景看俏,中線目標價115元。(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及/或有聯繫者沒有於以上發行人或新上市申請人擁有財務權益)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