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語背後】遵義的文化底色(四)

◆樂安江流域風光。作者供圖
◆樂安江流域風光。作者供圖

  木 木

  樂安江流域不僅是遠古鄨水文化的濫觴之地,也是漢代犍為郡、夜郎縣,魏晉鱉縣,唐代郎州、播州、遵義縣的治所。曾有舍人、盛覽、尹珍,作為中華文化在黔北山區傳播的先驅,於經史、詩賦、教育等方面各有成就,以「漢三賢」名載史冊。直至唐朝末年楊端入播平叛建立土司政權,政治經濟中心轉移到今遵義老城一帶,樂安江流域才逐漸遠離州縣治所,湮沒於深山之中。但政治經濟的邊緣化並沒有使樂安江從此沉淪,悠久的歷史積澱在清代又開出了光艷奪目的文化奇葩,那就是風靡西南、蜚聲中外的「沙灘文化」。

  據載,從明末至清末約300年間,位於樂安江畔的沙灘村出了數十名舉人進士。特別是以「清三儒」鄭珍、莫友芝、黎庶昌為代表的文人學者,承接「漢三賢」的文脈,偏安一隅,漁樵耕讀,潛心治學,著述達221種,累計2,000餘萬言,內容涉及經史、詩文、音韻、地理、訓詁、版本目錄、科技、金石、書畫等10多個領域,史稱「沙灘文化」。其學術成就堪與明朝中葉王陽明「龍場悟道」相媲美,成為雲貴高原上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兩座高峰。

  沙灘文人群體有6人入傳《清史稿》,《辭海》則將鄭珍等三儒分別列目,《中國文學家大辭典》《中國古典文學辭典》等國家級工具書及《中國文學史》《清代藝術概論》記錄了沙灘文化及沙灘文人成就,《大英百科全書》亦有沙灘學者條目。沙灘文化綿延數百年,光耀黔北,澤潤巴蜀,會盟吳楚,名噪中華,學術界將其與巴蜀文化、吳越文化、河洛文化、徽州文化等地域文化相提並論,故有「貴州文化在黔北,黔北文化在沙灘」的說法。

  與沙灘文化的文史成就相比,還有一種姻親文化現象同樣耐人尋味:鄭、莫、黎三個家族互為師友,結為姻婭。自乾隆朝至清末民初,三個家族相互成全,人才輩出,不但湧現了幾十位詩人、作家和學者,還有知名外交家。

  大山裏的小山村,成為了眾多文化名人的朝聖地。把沙灘稱作「中國文化第一村」,或不為過。清朝初年丈雪法師曾住持沙灘禹門寺,香火鼎盛,使其成為黔北佛教聖地。曾國藩、梁啟超、張之洞、吳汝綸、翁同和等晚清名儒及當代名家章士釗、錢穆、錢鍾書等都對沙灘文化作出高度評價。豐子愷、李瑜、羅巴山等文化名人出於對沙灘文化的崇敬,專程遊沙灘並創作了《子午山紀遊冊》。抗戰期間,浙江大學西遷遵義,史地研究所將沙灘文化作為專題研究。校長竺可楨及文學院院長梅光迪、史地所所長張其昀等親赴沙灘考察。

  當我站在樂安江邊沐浴着和煦的春風,姿意暢想這方水土不同時代呈現出的諸般文化盛景,思緒變得悠遠而龐雜,一段讓人傳誦千年的佳話「以柳易播」的故事漫上心頭——

  劉禹錫與柳宗元是晚唐文壇宗師級人物,兩人一起進京應試,同榜進士及第,同年登博學鴻詞科,隨後同朝為官,彼此視為知己。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劉禹錫因《遊玄都觀》一詩觸怒權貴被貶播州,柳宗元同時被貶柳州。當柳宗元得知劉禹錫的貶謫之地後,立即上書唐憲宗求情,並央宰相裴度周旋,陳訴劉禹錫母親已80高齡,去往播州這樣的蠻荒之地,恐有性命之憂。柳州雖然也偏僻,但總體條件比播州要好一些,希望朝廷能夠同意他和劉禹錫對調。幾經波折,朝廷終是改了安排,柳宗元仍去柳州,劉禹錫改貶連州。此事劉本人一直蒙在鼓裏,直到出任連州刺史的旨令下達時,他才如夢方醒,深念柳宗元捨己為友的情誼。三年後,柳宗元不幸客死柳州,留下幼子,劉禹錫將其收養,傾心培育,視同己出。

  「以柳易播」的故事足以詮釋人生得一知己的可貴。我此時此刻想到這個故事,倒不是有感於這份難得的知己之誼,而是無法想像播州當時究竟有多麼偏僻。要知道,柳州、連州迄今也遠遠不是發達的地方,放在一千多年前,其蠻荒程度可想而知,竟然成了優於播州的安排。這樣一個播州,怎麼能與前有蜀王故里、後有沙灘眾儒的樂安江流域聯繫起來呢?看來,文脈傳承這個東西,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播州屬於巴楚文化影響範圍,風俗大異於中原地區。其實,劉禹錫長達23年的貶謫生涯,無論是之前被貶的朗州(今湖南常德),此次被貶的連州(今廣東連州),還是之後被貶的夔州(今重慶奉節)、和州(今安徽和縣),都沒有離開傳統意義上的巴山楚水之地。故而,當寶曆二年(826年)終於奉調回東都洛陽時,劉禹錫寫下了那首千百年來讓無數文人墨客感慨不已的七律詩:

  巴山楚水淒涼地 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 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 暫憑杯酒長精神

  時代大潮滾滾向前,果然應了詩中「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之語。唐會昌二年(842年),劉禹錫去世,走完自己灑脫而無奈的一生;三十年後,王仙芝、黃巢於乾符二年(875年)發動起義,大江南北烽煙四起,唐王朝陷入風雨飄搖之中;同年,與劉禹錫擦肩而過的播州,迎來一位開宗立派般的人物,創下700多年土司統治基業,重構了這方水土的政治社會生態,影響迄今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