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詰蒼「最後一棵樹」 從佛山老抽到千層墨的修行

◆楊詰蒼和作品《最後一棵樹》。
◆楊詰蒼和作品《最後一棵樹》。

◆「醬油系列」作品
◆「醬油系列」作品

◆《千層墨:致八大 10》,1996
◆《千層墨:致八大 10》,1996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依江)生於廣東佛山的法國華裔藝術家楊詰蒼近日在藝倡畫廊舉辦楊氏第五次個展「楊詰蒼:最後一棵樹」,作為今年法國五月藝術節的聯辦展覽。今次展覽呈現楊詰蒼在1988至2023年期間創作的「花鳥畫」作品,其中包括首次在香港亮相的「醬油素描」、楊氏標誌性的「千層墨:致八大(朱耷)」系列,以及幾件未曾曝光過的「十一日談」系列作品,記錄了藝術家四十五年來個人和藝術思考的修煉歷程。展期至8月31日。

  「醬油素描」是楊詰蒼於1988年利用醬油在電腦打印紙上創作而成的系列畫作。當年12月,他從廣東前往海德堡準備參加龐比度中心的展覽,但所有作品因種種原因未能抵達海德堡後,他一無所有。「當時的女友Martina是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教授的助理,我見每天一盒盒的電腦打印紙被丟棄覺得可惜,經教授同意後拿來作為創作材料速寫,回到住處用炒菜的珠江派老抽再畫後,那鹽巴反白的顆粒讓我激動。」龐比度中心對參展藝術家現場創作的材料沒有限制,於是楊詰蒼開始使用起巨量的墨汁,在四十多天內反反覆覆地塗墨,那畫由黑至白(光)的神奇正得益於佛山老抽的啟發,「千層墨」系列由此誕生。

  「千層墨」系列於1989年首次在法國龐比度中心開創性展覽「大地的魔術師」中展出和現場創作,楊詰蒼開始受到國際藝壇的矚目。對他而言,「千層墨」是一種進行自我修行的方式,在1990年代的十年間,他不斷在宣紙上塗墨,直到宣紙被塗得黑到極致時,白光才會出現,這種「畫墨見白」的藝術概念,應和了中國哲學道家思想中陰陽相生的關係。

  墨與痕跡有永恒精神價值

  楊詰蒼三歲時就在祖父指導下執毛筆寫字,他說:「『書法』是日後自然流露的事,這成了我的啟蒙。毛筆與我的生活、成長過程和經歷是一體的。」楊詰蒼認為,今日我們總是談書法教育,卻沒有認識到漢字是有能量指引的,毛筆的運用既是美學的實踐,更是個體的創造,是日常行為的美學。「我拿了65年的毛筆,對於我而言不會考慮那麼多技巧,當有感覺時,就直接用毛筆表達。」以毛筆留下的墨與痕跡,成就了一種集體記憶,成為藝術,擁有永恒的精神價值。

  今次展覽中的「十一日談」系列高光作品是楊氏最新完成的「最後一棵樹」,畫中樹石的造型源自北宋大文豪蘇軾的畫作「枯木怪石」,藝術家藉此讓觀眾重新體驗蘇軾在絕境中獲得重生的經歷。目前,楊詰蒼的黑白巨幅作品「十一日談:芥子園」亦正在香港M+的群展 「山鳴水應」中展出。◆圖片由藝倡畫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