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處推特別提示 提醒山泥傾瀉風險
極端天氣愈趨頻繁,暴雨往往引起山泥傾瀉。土力工程處昨公布,香港去年全年共有601宗山泥傾瀉事故,較2022年的76宗急增近7倍,亦大幅高於過去35年平均每年約300宗。為加強預警,處方已於本月中起聯同天文台推出「山泥傾瀉特別提示」,提醒公眾局部地區或有山泥傾瀉風險。處方亦會對全港約500個影響唯一往來行車道的政府人造斜坡,進行巡查與維修工作,本月底前完成。
土力工程處副處長(港島)岑家華昨於簡報會表示,單是去年9月的特大暴雨,處方已接獲181宗山泥傾瀉,較2022年全年多逾倍,但對比2008年特大暴雨接獲約360宗少,山泥傾瀉規模及對社會影響亦較輕微,而去年特大暴雨並沒造成人命傷亡,反映政府改善斜坡安全工作有成效。
他續指,經初步調查,引發多宗山泥傾瀉事故主因來自溪澗、引水道或排水渠的溢流,例如筲箕灣耀興道嚴重山泥傾瀉事故就由上方引水道溢流引發。處方已因應天文台和國際氣象組織最新估算,提升排水渠的設計;之後會多加留意斜坡頂的排水渠,未來亦會研究治理溢流以降低山泥傾瀉風險。
此外,發展局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逾95億元,在黃大仙、旺角及港島東區等曾發生較嚴重水浸事故的地區,進行7項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預計今年第三季起展開工程,並於2028年第一季至2030年第三季陸續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