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設互動攤位 籲關注無家者
過來人:沒人想無家可歸 盼獲再次站立的機會
香港文匯報訊 無家者作為弱勢社群,經常生活於貧困和孤獨之中。關注無家者聯席昨日在油麻地鴉打街臨時遊樂場舉辦「無家者同行日:共創友善社區」社區教育活動。◆文/圖: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王俊傑
活動會場設有多個互動攤位,並透過問答、模擬體驗等方式,讓公眾認識無家者面對的生活困難和社會狀況。主辦方亦邀請市民簽署支持「無家者友善社區約章」,鼓勵他們主動地關懷無家者的需要,展現同理心。此外,主辦方還邀請了一隊由無家者組成的合唱團,為活動獻聲表演,以展現無家者社群仍然可以憑着自身才藝貢獻社會。
參與「真人圖書館」分享環節的市民陳先生曾經是無家者,經機構支援後,成功渡過難關,現時已正式「上樓」,有穩定的公屋住所,而且會善用空閒時間參與義工行動,回饋社會。他表示:「無家者很需要政府和機構的關懷和支持,沒有人希望成為無家者,亦沒有人有責任照顧他們一生一世,只是希望政府同社會給予他們重新出發、再次站立的機會。」
另一位分享的姜女士則通過機構安排,居住於油麻地一帶的過渡性賓館,無須繼續露宿街頭。她透露自己最艱難的時期是遇到感情挫折,一度患上抑鬱症,有自尋短見的衝動,所幸遇到社福機構協助,找到安定的居所和工作,情緒亦漸趨穩定。現時會定期做義工,同機構成員一齊探訪有需要的家庭,派發物資。
社工陳姑娘表示,很多「老友記」(無家者的暱稱)透過前期策劃、布置會場、當值攤位等方式參與活動,主辦方期望整個活動並非只有受薪員工參與,而是有「老友記」共同合作,一起服務社區。她形容,交流是雙向的,活動既能令「老友記」進一步同社會接軌,亦可以加深公眾對街頭露宿者的認識,了解對方的生活困難和需要,減少使用有色眼鏡看待他們,對構建友善社區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