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已成財政部聯儲局合資企業」

  香港文匯報訊 全球金融市場規模從1980年略大於全球經濟規模,成長到現時相當於全球經濟規模近4倍。不過沙爾馬在《金融時報》專欄撰文指出,金融市場的表面繁榮,一定程度上源自市場過度寬鬆的資本流動,背後正是倒錢入海、債台高築的美國政府和從中協助的聯儲局,「美國彷彿已成為財政部和聯儲局的『合資企業』。」

  廢除稅收政策有利大型企業

  沙爾馬指出,美國歷屆政府紓困政策不顧市場環境,「如同下雨一樣提供援助」,企業不論規模如何、民眾不論收入多寡,都能獲得高額補貼。但紓困對象眾多並不代表計劃公平,以2008年金融海嘯後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紓困計劃為例,當中大部分資金都流向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約78.1萬港元)的人士,真正的貧困人群並未充分受益。

  分析強調,自1950年代以來,美國稅收佔國內生產總值(GDP)一直保持穩定,意味當局實際上未能通過增加稅收,彌補高額開支帶來的財赤。反而是在跨越政商界游說下,過去30年間,美國兩黨官僚機構平均每年僅廢除約20條金融稅收相關政策,每年增加的相關政策平均達3,000條,當中多數都屬於有利大型企業。

  沙爾馬稱,大規模紓困政策極易導致政府債台高築、通脹水平升溫,然而過去數十年間,全球化帶來的跨國貿易競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通脹攀升速度,「這令官員們堅定認為美國財赤和債務無關緊要:如果可以毫無代價地借貸,政府為何不去幫助所有人?」

  分析最後指出,「全球自由金融市場的繁榮,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一種錯覺:政府正在退出、市場正在自由瘋狂地運行。然而事實上,美式資本主義失控的金融化背後,這種寬鬆的資本流動正是美國政府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