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半中學生認曾有網絡欺凌行為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莫楠)現今青少年普遍習慣網絡社交,網絡欺凌情況也因此增加。有調查發現,53.1%受訪中學生曾對朋友或同學做過最少一項網絡欺凌行為,逾兩成學生表示曾被網絡欺凌,其中更有四成人曾因此產生過自殺念頭。調查負責人指出,是次結果並顯示有一定比例的學生缺乏對於網絡欺凌的認知,忽略相關後果和傷害,以致看輕及容易做出網絡欺凌行為,建議學校加強與非牟利機構協作,讓同學及早認識相關行為的嚴重性及處理方法,並讓有需要的青少年得到更全面的支援。
兩成曾受網欺 當中四成想過死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轄下的生命教育工作小組於今年1月向全港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成功收集到777份有效問卷,昨日公布結果。問卷列舉了14項網絡欺凌行為,約兩成半人承認曾「以文字、相片或短片模仿他人外表或行為」「上傳會令當事人覺得尷尬的相片」「發文或投稿嘲笑、指責、攻擊或侮辱他人」,約兩成人曾「散播有關他人但未經證實的流言或是非」「上傳他人的『改圖』或移花接木的相片」。
調查同時發現,平均約36.3%的受訪學生,不認同以上例子在內共14種行為是網絡欺凌。路德會皇后山綜合服務中心單位主管葉文龍表示,有關結果顯示本港學生對於欺凌行為的定義存在分歧,並且有一定比例的學生對於網絡欺凌的意識和理解不足,因而不自覺地參與其中。
另一方面,約20.9%受訪學生自認曾遭受網絡欺凌,當中逾四成受害者為免鬧大事件,選擇默默承受,另有逾四成人怕別人不相信自己、找不到合適的求助對象,又擔憂被進一步欺凌及報復,對生活造成更多負面影響。
中四女生被屈「公主病」求助無門
中四學生Apple曾於網上討論區上被人匿名惡意攻擊,遭人以「綠茶」、「公主病」等負面詞語辱罵,亦曾收過捏造事實的匿名短訊。Apple曾考慮尋求協助,但身邊沒有相熟社工,又擔心自己的行動會讓事態進一步惡化。她直言當時感到自己毫無價值,甚至產生過自殺念頭,「當時覺得自己連這種小事都解決不了,那麼生存還有什麼意義呢?」
葉文龍建議,受害者可找如家長、老師、學校、社工及警方等有效的第三方求助,如旁觀者察覺有朋友懷疑被網絡欺凌,宜主動作出情緒支援及關懷,父母亦可定期關心子女,留意其會否有異常失落或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