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陶陽里歷史文化旅遊區 品極致中國美學 賞人間繁華煙火

◆旅遊區南門。
◆旅遊區南門。

◆陶陽里歷史文化旅遊區局部圖。 本報江西傳真
◆陶陽里歷史文化旅遊區局部圖。 本報江西傳真

◆非遺傳人在繪青花。
◆非遺傳人在繪青花。

◆遊客摩擦徐家窯燒製的渣頭碗碗沿,產生「聲如磬」的效果。
◆遊客摩擦徐家窯燒製的渣頭碗碗沿,產生「聲如磬」的效果。

◆遊客在里弄裏拍攝短視頻。
◆遊客在里弄裏拍攝短視頻。

◆里弄酒吧,頗受年輕人追捧。
◆里弄酒吧,頗受年輕人追捧。

◆陶陽廟會。 本報江西傳真
◆陶陽廟會。 本報江西傳真

◆景德鎮市非遺(九龍公道杯)傳承人余春輝在展示九龍公道杯的精妙。
◆景德鎮市非遺(九龍公道杯)傳承人余春輝在展示九龍公道杯的精妙。

◆徐家窯內景。
◆徐家窯內景。

◆御窯博物館繼承了窯磚砌築傳統,與周邊自然和人文環境渾然一體。
◆御窯博物館繼承了窯磚砌築傳統,與周邊自然和人文環境渾然一體。

◆遊客在御窯博物館內參觀。
◆遊客在御窯博物館內參觀。

◆明代正統年間青花雲龍紋缸。
◆明代正統年間青花雲龍紋缸。

◆龍珠閣自明代開始就是御器廠、御窯廠的代表性建築,其周圍地底下埋藏着無數寶貴的文物遺存,現已成為景德鎮的城徽。
◆龍珠閣自明代開始就是御器廠、御窯廠的代表性建築,其周圍地底下埋藏着無數寶貴的文物遺存,現已成為景德鎮的城徽。

◆高高的廢舊水塔,見證昔日瓷業輝煌。
◆高高的廢舊水塔,見證昔日瓷業輝煌。

◆陶陽里歷史文化旅遊區內遊人如織。
◆陶陽里歷史文化旅遊區內遊人如織。

  現在正值出遊好時節,即使不在周末,陶陽里歷史文化旅遊區也從早至晚遊人如織,粵語、帶兒化音的北方話、吳儂軟語、景德鎮方言、英語等天南地北的口音混合在一起,好不熱鬧!自宋以來,景德鎮先民「沿河建窯,因窯成市」,漸呈「碼頭-民窯-老街-里弄-御窯」聚落的歷史空間和瓷業肌理,形成了世界建築史上絕無僅有的老城格局。近年來,當地在留住歷史文脈和城市記憶的同時,打造了景德鎮特色的「夜經濟」新旅遊、文旅融合發展新地標——陶陽里歷史文化旅遊區。2022年,該旅遊區獲選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名單。◆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逍 江西報道

  陶陽里歷史文化旅遊區位於江西景德鎮的城市中心地帶,佔地面積3.7 平方公里,核心區佔地面積1.28平方公里,區域涵蓋108條歷經千年的老城里弄、650餘年的國保單位——御窯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400餘年的明清窯作群落和70餘年的陶瓷工業遺產,是「瓷國皇冠上的明珠」,是景德鎮瓷業的中心,是景瓷外銷海上陶瓷之路零公里起點,明清手工製瓷技藝達到顛峰。

  御窯製瓷史長卷:層層疊壓 代代相傳

  從位於市內珠山大道的旅遊區南門步入,映入眼簾的是一方巨大照壁,鏤雕包含明清歷代皇帝年號;往後書有「御窯廠」的門樓建築及對聯:「御器聲華蜚萬國,窯爐風火越千年」。沿小道斜坡而上至南麓遺址,入目皆是黃土窯牆、轆轤坑、陳泥池。御窯製瓷史長卷所裹挾的地下文明記憶在這裏重見天日。遺址內發掘出豐富的瓷業歷史遺存,發掘清理出17座窯爐,包括窯前工作面、窯門、火膛、窯床、煙道、排煙室、護窯牆等保存完好的作業遺址。遺址內部作坊和窯爐層層疊壓、代代相傳,面上所展示的是明早期到清末的生產區遺存,其下疊壓了26座馬蹄窯、4座蛋形窯,底層尚有宋、元陶瓷遺存,這裏還曾出土了部分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的碎瓷片。

  南麓遺址附近建有一座「佑陶靈祠」,祠內供奉為「風火神」、「窯神」童賓坐像。明萬曆年間,景德鎮御窯廠奉聖旨燒造大龍缸,屢燒不成,童賓投窯焚身,以血肉之軀成就大龍缸。

  瓷行窯房:匠心手工 極致美學

  「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景德鎮聚中國製瓷能工巧匠,匯各地技藝之精華,集歷代名窯之大成。如今,在陶陽里歷史文化旅遊區,你仍然可以體驗極致中國美學:明清窯作群落與傳統柴窯窯爐遺存徐家窯再現「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製瓷工序,老藝人教小朋友體驗景德鎮瓷器特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明如鏡」的極致美學,景德鎮四大名瓷(青花、玲瓏、粉彩、顏色釉)的匠心之美、當代陶瓷藝術的鮮活新語。運氣好的話,你還能買上徐家窯燒製的渣頭碗,小巧精緻,綴滿青花紋樣,泛着柴窯所特有的瑩潤光澤。旅遊區內遍布着許多瓷行商舖、窯房作坊。

  另據景德鎮督陶官唐英在雍正十三年著《陶成紀事》所載,此時已能燒製出多達57種釉彩,其中有近三十種顏色釉,基本都是雍正時期所創造的新品種。

  如網里弄:繁華市井 盡是人間煙火

  「陶陽十三里,煙火十萬家」,旅遊區內的108條老城里弄,有以地形命名的老羅漢肚弄,有以典故命名的龍缸弄,有以姓氏命名的彭家弄、畢家弄等,還有種德堂藥店舊址、胡立泰染坊、釘鞋舖、米店公所、閶陽書院等便民生活配套。穿梭里弄,舊物舊事舊年流逝,你仍可遇見許多有意思的東西,比如,手工陶瓷用作流水噴泉,廢舊的匣缽(盛放坯體的窯具)化作花盆,瓷器桌椅被放置於露天,貓在瓷器堆裏玩。第一次來此,你很容易迷路,但只要望着高高老舊煙囪,總能找到方向。夜幕降臨,昏黃路燈灑下來,你可深度夜遊,不僅可體驗「白天做瓷,晚上看戲」,還有音樂酒吧、咖啡館、茶館、玉工坊、候鳥居、紅店街(陶瓷釉上彩繪、烤花行業)、漢服館、民宿酒店、各種手工藝製作體驗活動等新業態可供選擇。玉工坊由藝術家李玉剛創立,他還聯袂五十位茶人、十二位藝術家,將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瓷器文化、茶事文化以及花道等融合,隆重打造了浸沒式戲劇雅集。其實,這裏最有意思的,非手藝人莫屬。他們非常有個性,熱情但不討好,不會強行推銷,更不會將貼花當手工賣。他們大多沉浸做瓷器,只有碰到遊客請教時,才停下手頭的事。若碰到知音,不管生意成與否,他們也願意嘮嗑大半天,甚至將自己壓箱底的寶物拿出來,一起欣賞。他們也允許砍價讓利,有的還會大方送一些小擺件給遊客。

  窯磚建築 築於時間之上

  在陶陽里歷史文化旅遊區,窯磚是建築在時間之上的,凝固着景德鎮這座城市的歷史文脈、城市肌理與業態創新。景德鎮市非遺(九龍公道杯)傳承人余春輝是「瓷二代」,父輩曾在建國瓷廠工作。他說,傳統柴窯中的窯磚在經過數十次乃至上百次的燒窯之後,蓄熱性能衰減,就會被替換下來。這些廢舊的窯磚,因窯位的不同,而帶有不同的結晶體,將會被用於鋪路和造房子。旅遊區嚴格遵循保護第一、修舊如舊的要求,譬如,在修繕徐家窯時,窯磚大小嚴格參照老窯磚標準燒製;師傅們耗時3個月把近15萬塊磚,拼成弧形的窯面。由中央美院建築學院院長朱培教授設計的御窯博物館,也繼承了窯磚砌築傳統。該博物館借鑒了蛋形柴窯構造特點,外部採用大小不一的拱形鏤空設計,塊塊紅磚築造起整個空間,與周邊自然和人文環境渾然一體,吸引了許多新媒體創作者「種草」、文青打卡。該建築在法國戛納榮獲「2017年度未來建築獎」之「最佳文化建築」,2020年榮登「全球十佳博物館」。

  御窯遺址是我國唯一一處能全面、系統反映官窯陶瓷生產和文化信息的歷史遺存。比如,明清時期文人著作對明朝宣德帝酷愛鬥蟋蟀屢有提及,比如,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稱明宣德帝為「促織天子」,但正史沒有記載宣德帝喜歡鬥蟋蟀的愛好,如今的兩岸故宮博物院鮮有收藏宣德朝蟋蟀罐。御窯廠出土的眾多宣德朝御窯瓷器中,種類以蟋蟀罐最為繁多,有仿哥、仿汝、仿龍泉釉和青花等品種。特別是出土了一件帶五爪龍紋(在封建社會中規定只能由皇帝使用)的蟋蟀罐,由此印證了宣德皇帝確實喜歡玩蟋蟀。

  御窯話你知

  御窯廠建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至清宣統三年(1911年)結束,歷經明清兩朝27位皇帝,專為皇家燒造御瓷長達542年。由於御窯廠生產的瓷器專供皇家使用,所以選瓷標準非常嚴格,會在同批次瓷器中,選出最精美的運送進京,剩下的全部就地砸碎掩埋,不得流入民間。埋藏於地下出土的御窯瓷片,與故宮館藏御瓷同源,故宮95%的藏瓷燒製於此。

  旅遊小貼士

  景德鎮特色美食有窯工雞(窯工們將用荷葉和瓷泥裹好雞,然後扔在窯爐口上烤,利用高溫鎖住雞肉的水分,使其鮮香無比,汁水充盈)、油條包麻糍、鹼水粑、苦楮豆腐等。旅遊區可花上2至3天,進行深度遊。為了減少排隊時間,可提前在官網及小程序預約門票,入園出示二維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