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內外/的士服務須升級 全面平台化促改善\陳克勤
行政會議早前通過的士加價方案,加幅低於業界原先要求。近日又傳出有的士司機自行「放蛇」舉報俗稱「白牌車」的網約車司機。是否應修改法例允許網約車服務,再度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表示,留意到公眾熱烈討論網約車規管,預告7月政府將會完成初步調研後,到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簡介調研結果。筆者認為,如何推動利用好網約平台服務,令乘客得到更好的出行體驗,或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本港的士由去年平均每日載客73萬人次,跌至今年首兩個月的每日71萬人次,經營情況可謂每況愈下。的士業界將行業困難歸咎於對網約車規管不力,此乃客觀事實,但亦反映出市民認可網約平台服務,給予乘客更好的出行體驗。無論從付款方式,抑或是減少與司機在路線上的潛在爭拗,平台化服務都給予乘客更加舒適、方便的選擇。
故此,筆者認為,與其在現階段爭拗是否將網約車合法化,不如首先考慮如何將的士盡可能地平台化,吸收網約平台的優點,為乘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試想若能更廣泛地將的士服務平台化,便可為的士服務引入動態定價;在高峰期更有效分配服務資源,以及減少拒載和行車路線上的爭拗,相信對於乘客與的士司機可形成雙贏的局面。
政府可考慮加入網約平台發牌制度,對網約平台提出具體的規管要求,而平台則需對加入平台的的士司機提供培訓,為的士司機接受新的平台化服務提供足夠的支援。加入動態定價的司機可以在高峰期獲得更加豐厚的收入;乘客則可以獲得更優質的服務;社會亦可獲得一個更高效的出行服務系統。上述可能形成的三贏局面,值得政府與各界認真探討其可行性。
長遠而言,隨着網約智能平台的不斷進化,網約車在世界各地的發展勢頭迅猛,放寬規管促進業界升級轉型,亦是大勢所趨。
政府可考慮結合早前推出的車隊的士牌照申請,為在港發展的知名網約平台提供一定數量的網約車牌照名額,由他們對加入平台的網約車進行培訓和規管。而在車型方面,則應規定網約車牌照名額僅對新能源車型開放申請,從而促進香港減碳進程。而網約車更加豐富的車型選擇,亦可滿足不同乘客的出行需求,填補的士服務在載客人數及豪華程度等方面的空白,提供更加差異化的出行服務。
作為國際商業都會的香港,爭分奪秒是許多商務人士的需求,打造更加高效、更加方便、更加舒適的出行服務,是香港理應做好的城市基礎服務之一。許多來港的商務人士,從機場前往目的地,的士體驗是他們對香港的第一印象,如今難言理想的乘搭體驗,更是影響着國際旅客和商務人士對香港的觀感。無論從服務本地市民抑或外地旅客的角度,政府相關部門都可扮演更加積極的領導角色,制定更加可行、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動的士產業的改革升級。
民建聯主席、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