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金門」模式 切斷台軍外島補給

  圖:美國華人華僑舉行集會,批評美國政府插手台灣問題向「台獨」分子發出錯誤信號。\資料圖片
  圖:美國華人華僑舉行集會,批評美國政府插手台灣問題向「台獨」分子發出錯誤信號。\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微博公眾號「玉淵譚天」指出,自進入5月份以來,中國海警位金門附近海域,已經開展了多次常態化執法巡查行動,而在對歷次執法行動進行分析和對比後,一位長期關注中國海上執法行動的專業人士表示,中國海警將會參照「金門」模式,將自己執法行動的範圍,逐漸擴大到馬祖、澎湖,乃至是整個台灣海峽。隨即,「『金門』模式」一詞被島內諸多媒體引用討論。這一次,中國海警用實際行動證明,「金門」模式,已經復刻到了新的海域──東引島和烏丘嶼。

  這次東部戰區軍艦和軍機的出動,與中國海警實現了軍警協同的升級。此前中國海警在金門附近海域執行常態化執法巡查行動時,為的是維護海域作業秩序,並捍衛包括台灣地區在內的中國漁民合法正當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採用形式相對溫和、性質上更加接近民事領域的「執法巡查」即可。但在這次的巡航行動中,中國海警開展執法行動的海域位於台當局軍事人員駐紮的島嶼附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軍事化和準軍事化屬性。在這種情況下,東部戰區出動軍艦軍機,在外圍繞航繞飛以策應中國海警的行動,與中國海警通過軍警協同的方式開展執法演練,就顯得很有必要。

  儘管台當局一直試圖着力將東引島和烏丘嶼推上對抗大陸的第一線,但和大擔、二擔兩島的情況類似,東引島和烏丘嶼的面積都很小,島上既缺乏淡水資源,也無法實現食物和補給品的自給自足,絕大部分生活必需品都必須從台灣本島運輸過來。而這也意味着,中國海警艦艇編隊和東部戰區的軍艦軍機,在未來都有可能對從台灣本島駛向東引島和烏丘嶼的運補船進行例行執法,並登上運補船執行臨檢和其他執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