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防洪工作應更主動出擊


  渠務署昨日介紹今年雨季的防洪工作,主要從準備、預警、應急及復原四大方面着手,做到「韌性防洪」,現已落實多項超前準備工作,並更新設計雨量參數,有信心能應對極端天氣,加快處理水浸。面對全球極端氣候變化帶來的嚴峻防汛形勢,當局積極借助新科技切實做好「上游截流、中游蓄洪、下游疏浚」防洪三招之外,應更主動提前排查基建工程對各區排水系統的影響。

  香港位於亞熱帶,每年4月至9月踏入雨季,其中5、6月的雨勢較大而持續。而6月進入風季,颱風吹塌樹木及吹起沙石,易堵塞渠道和排水系統等,令雨水來不及疏導,水浸、山洪暴發和山泥傾瀉的危險性大增。根據天文台預測,今年全年將會有2,100至2,700毫米降雨。過去經驗顯示,約八成雨量是在5月至9月錄得,當中6月和8月最多。

  當局介紹,自去年9月發生「五百年一遇」暴雨後,渠務署於全港開展120項改善工程,大部分已在今年首季完成。當局又在多區進行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包括興建地下蓄洪池,其中位於觀塘秀雅道蓄洪池,是全港第二大,容量多達約6.4萬立方米。雖然當局亦更新設計雨量參數,惟仍維持「二百年一遇」水平。

  好消息是,當局引入多項創新科技已證明能起作用,包括引入地下管道檢測機械人、於城門河安裝防洪智慧系統,以及於去年特大暴雨嚴重水浸的黃大仙及柴灣區的30多個雨水沙井安裝智能浮球式水位感測設備,24小時實時監測雨水渠的水位狀況,令本月兩次紅雨曾出現水浸的地點均可於1至2小時內完成清理,其中黃大仙及柴灣區無接到任何水浸報告,成效令人鼓舞。

  不過,本月西貢及將軍澳幾小時內錄得逾100毫米雨量,區內一個露天停車場「水淹七軍」,事後調查發現肇因是修復堆填區上方發生山泥傾瀉,大量沙泥及樹葉堵塞附近排水通道所致。由此可見當局除應加快將新科技推展至各區外,增設的應變小隊應將工作重心集中在「防災」,更主動排查各區基建工程對排水系統的影響。防洪減災的重要性對於下半年106個盛事項目(平均約1.7天便有一項)不言而喻,期望各部門能更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