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空間

  王煒東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訓輔主任

  到底該讓孩子走得快,還是讓他們走得遠,我有時亦十分掙扎。就像學生欠帶學習材料,我是否應該直接聯繫家長,讓家長替孩子放進書包,這樣做直截了當,保證第二天該帶的東西一定有。如果問題無傷大雅,讓孩子獨力承擔是重要的學習過程。不將責任假手於人,孩子失去修補自我錯誤的機會。

  請家長幫忙解決問題一定快夾妥,但失去讓孩子在成長路上走得又遠又穩。孩子沒有家長協助,就要自己找方法避免第二天再漏帶用品。可能是寫手冊,可能是寫一張備忘放進筆袋,全都是孩子實踐自我計劃的過程。對某些同學來說,翌日的失誤率一樣很高,但他們就有機會檢討自己的計劃,面對再次失誤,第二次向老師許下承諾:「我明天一定會把用品帶回。」這就是人生的功課。

  常言解決問題不能斬腳趾避沙蟲,不可逃避問題的核心,而追求解決問題的表面。小學生正處於學習社交的階段,時有爭執在所難免。撇開極端情況不說,爭執不能只靠分隔涉事同學的方式解決,應裝備具體社交策略,然後讓他們繼續同儕間正常的相處,在社會縮影中實踐社交技巧。分隔雖能保證沒有爭執再發生,但就不能保證學生實踐社交技能。

  前輩教落,要學生學會自律,就要給予實踐自律的空間。想學生學會在小息時尊重集體休息的環境,當確定學生懂得應有的行為規範後,就應提供環境讓學生實踐自律。家長不能把孩子的平板電腦和手機控制一輩子,自律過程需要空間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