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誠「可樂」 香港猶可追

  蔡思行 學研社成員、歷史研究者

  上周帶領學生前往天津參訪學習,這城市給予我們的深刻印象是︰它已超越香港成為全球第十大貨櫃港口。

  隨團的本地導遊這樣介紹天津︰天津又名「梗都」,因為天津人愛說幽默話,所以自殺率是全國最低。天津人的價值觀在於開心,「可樂」不時成為天津相聲表演的口頭禪,賺錢不是首要價值觀,這使天津成為讓人享受生活的宜居城市。因此,導遊特別指出,天津不是一座旅遊城市,當地人沒有服務意識。只有在天津,旅遊巴司機不會替遊客搬行李,要導遊親自出馬。

  天津人確實有可樂的條件︰天津是法國空中巴士公司在歐洲以外唯一設有A320總裝線的城市;天津曾有九國租界,保留不少外國建築物和名人故居,或改為博物館,或變成茶居咖啡廳等。天津是長江以北最大的郵輪母港,連同上海、廈門和三亞成為內地四大郵輪母港。

  1970年代中,香港政府雖然開始實施《古物及古蹟條例》,但尖沙咀火車站以及中環一帶如第二代香港會、告羅士打行、溫莎行等先後拆卸重建,香港失去如天津市中心般密集且具不同建築風格的西式建築群,缺少了吸引內地和亞洲遊客的舊建築活化石。

  香港沒有天津深厚的文化和旅遊資源條件,更需在服務質素急起直追。上述導遊在大學外語系學習法語十年,原在大學擔任助教,其後做導遊,專門招待法國遊客。過去三十多年,香港人才大幅度向金融業傾斜,致使具知識和文化修養的香港大學生,較少投身針對旅客的導遊和服務行業。

  根據2019年職訓局對旅遊業的人力調查報告顯示,負責接待來港觀光導遊只屬於文員 / 操作工級,只有0.4%的僱主認為該職級僱員需要有學士或以上學位的資歷。香港要重塑旅遊城市的美譽,要走精品旅遊的路線,不能再走只追逐旅客奢侈消費額的老路,要令訪港旅客「可樂」,而這需要吸引具文化水平和熱情的年輕人投身旅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