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鋰電池走出去 是另一個維度的歷練

  事實上,2023年也被視為中國鋰電池行業集體出海重寫全球行業格局的代表年份。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產品合計出口首破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9.9%,成為出口「新三樣」。其中,鋰電池出口額在前11個月達到59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40億元),同比增長32.7%。在激烈市場拚殺中練就的「真本領」無疑是欣旺達等鋰電池企業走向海外的底氣。

  歐洲設廠加快海外布局

  2017年,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便在印度新德里開啟全球化布局,近年來更是不斷加快出海步伐,先後在越南、摩洛哥等地建設了海外工廠,並拿下多個歐洲客戶,包括德國大眾、沃爾沃等。2023年,欣旺達宣布首個歐洲自有生產基地落地匈牙利。截至2023年末,公司海外營業收入達到204.56億元,佔比為42.74%,海外市場營收佔比接近「半壁江山」。

  進入國際市場,欣旺達面對的是另一個維度的歷練。歐盟於去年下半年生效的《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便是眾多鋰電池企業必須面對的准入難題。欣旺達副總裁兼首席可持續發展官梁銳指出,電池碳足跡計算及電池護照成為國內電池企業進軍歐洲市場的剛需條件,欣旺達為此深刻理解政策趨勢,積極開展電池護照、碳足跡計算,通過改進生產工藝、優化材料使用、加強電池回收等措施,確保自身能夠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海外投資建廠也有助於降低碳足跡標準帶來的技術壁壘和貿易摩擦。

  「走出去是一個長期過程」

  走進廣州南沙基地展示大廳,一塊比轎車底盤略小的電池被放在展廳的顯眼位置。紅藍綠三種顏色的變換,是電池在不同電壓下充電、放電的實況展示,能讓參觀者清晰看到電流的流動。這就是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下稱「巨灣技研」)去年全新研發的「鳳凰電池」,通過其在材料、電化學、結構和控制等領域的科技創新,使電動汽車在全天候條件下均能正常運行,並可以適配300V-1,000V整車電壓平台不同車型。

  成立於2020年9月的巨灣技研,是廣汽集團首家內部孵化的混合所有制高科技企業,專注於XFC(eXtreme Fast Charging)極快充電動力電池和新一代突破性儲能器及其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目前,巨灣技研正積極建設和布局電芯和電池包生產能力,在廣州的電池包工廠已投產兩年。在廣州新建的電芯生產基地總體規劃8Gwh,目前已投入使用4Gwh,是全球首家投產的超快充動力電池專業工廠。

  巨灣技研自主研發的XFC極速充電動力電池已實現量產和市場化應用,並與多家車企實現開發合作,在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已有量產案例。巨灣技研公關部部長黃宏琬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目前巨灣技研主要客戶在內地,今年企業將加快海外布局步伐,包括配合現有客戶出口車型的需求,一起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同時歐美客戶也在加快推進接洽交流。「海外市場對於環保要求很高,例如需要有可溯源的碳足跡,更高標準的環保材料等,涉及到整個供應鏈配套,不是依靠單個企業力量可以完成的,因此『走出去』是一個長期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