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創性技術跨越「中等技術陷阱」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近年來,中國各地政府紛紛出台系列配套政策,支持科技創新。鄭永年教授認為,中國要跨越「中等技術陷阱」,還需要在培養原創性技術創新能力和可持續技術升級能力上下功夫。

  中國目前處於中等技術水平

  在過去數十年裏,中國被公認為「世界製造工廠」,「中國製造」享譽全球。但是,不能忽視一個現象,「中國製造」某種程度上只是「中國組裝」。應如何科學認識中國所處的技術水平,鄭永年認為,無論從供應鏈、產業鏈還是價值鏈等維度看,中國目前的技術大體上正處於中等技術水平。他分析說,一方面是中國缺失原創性技術,即缺少「從0到1」的技術創造;於應用技術領域,在「1-10」的刻度內處於「4-7」的位置,且缺少「8-10」的技術水平,即在很多領域還沒有達到世界頂尖水平,許多核心技術及關鍵零部件對外依賴度依然很高。

  20世紀80年代以降的「超級全球化」推動了包括資本、技術和人才在內的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形成了今天人們所見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時至今日,已經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包攬整個產業鏈和供應鏈上的所有技術,一個國家往往只能佔據產業鏈和供應鏈其中的一部分,並且努力往上爬,形成價值鏈競爭。鄭永年認為,「這一過程至少說明了兩點:技術的擴散是雙贏的,輸出國和輸入國都能夠從中受益;原創性技術是等不來的,需要依靠自己創造。」

  將聚焦人工智能等尖端領域

  近年來中央也愈發重視基礎科研、應用技術轉化和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正在尋求新質生產力的突破發展。鄭永年對中國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他以日韓為例,指兩國在轉向技術原創的進程中也花了三四十年的時間,「中國也需要這麼一段時間,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鄭永年透露,今年他將帶領團隊進入「跨越中等技術陷阱」第二階段研究,聚焦人工智能、互聯網、生物醫藥等尖端領域。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寶儀、李紫妍、帥誠 廣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