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離島資源 擦亮香港遊招牌

  高佩璇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汕頭社團總會主席

  旅遊業是香港的支柱產業,對疫後振興經濟、提升民眾信心具有獨特作用。但是,近年內地遊客對旅遊以及購物的需求有明顯變化,香港旅遊業需要進行變革。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日前會見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時提出,要樹立「香港無處不旅遊」理念,充分發掘香港豐富的旅遊資源,大力開發旅遊新路線新產品。他說,香港旅遊業發展要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多用新思路、新辦法解決面臨的問題,走高質量特色化之路。夏寶龍主任又提示,把香港「最佳旅遊目的地」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香港無處不海,山水相連,260多個離島像一顆顆珍珠散落在南中國海各處,絕大部分沒有開發,無人居住。多年前有企業向政府表示,有意開發一些無人島嶼,但未被採納。也有特區政府官員曾提出開發離島的思路,最終也沒有下文。

  環境清幽觀光價值高

  事實上,海島因其清幽,遠離喧囂,甚至具有探險元素,深受都市人喜愛。據悉,全球目前有數千個得到現代化開發的島嶼,被視為不可複製的稀有資源,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前往。

  廣東省早前發布了《廣東省海島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17-2030年)》,其中深圳將重點加快發展賴氏洲和洲仔島兩大海島。前者是被稱為深圳世外桃源的「西沖情人島」,建成後勢必成為網紅打卡地,前景被看好;後者緊靠大小梅沙海濱旅遊勝地,總面積僅3,028平方米。其中嚴格保護區面積達1,141平方米,適度利用面積和限制利用面積分別才900多平方米,建成後將配合大小梅沙旅遊及海洋文化科普,日最大旅遊人數將限制在500多人以內。

  香港離島的旅遊資源同樣具有吸引力。著名的南丫島、長洲等,早已成為中外遊客必遊之地,更是港人引以為傲的休閒踏浪之處。這可以作為未來小島開發的借鑒。隨着現代技術的發展,加上國外及國內小島開發的經驗,島嶼的開發可同時對海洋環境進行保護,而且小島的開發,可以實現發展旅遊與提升本地居民休閒生活相結合,既能為遊客提供多元旅遊體驗,實現旅遊業的多元發展,也會給本地民眾提供休閒清靜的生活環境。

  香港有不少小島有條件開發旅遊,大嶼山、長洲等島嶼,已有成熟的旅遊設施和景點名勝,提供現成的經驗。在保護海洋環境的同時,香港要進一步借助其他島嶼,把小島旅遊的文章做足做透。全球有不少島嶼、海濱地區是著名休閒度假之地,香港完全有條件開發更多島嶼,使訪港旅客有更多遊覽和度假的選擇,部分島嶼甚至可被包裝成盛大的婚禮場地。這些開發小島的方案,可以填補香港旅遊的空白,同時可以滿足旅遊界希望旅客過夜的願望。而且,國內大部分地區屬於內陸地區,內地旅客對海洋、海島有很強的興趣。

  結合文旅提供創意空間

  小島開發需要有獨特性,必須科學規劃,以國際化作為定位,文旅相融合,根據香港國際化城市的特色和中西文化交融的定位,採取「一島一策」「一島一品」的辦法,展現萬國風情,既有歐美風情,也有我國民族風情,令遊客透過香港的島嶼,感受香港的包容與多元文化共融,令大都市文化與山海文化相映成趣,共同綻放。

  與此同時,小島開發還可以作為平台,給香港青年更多創意空間,引導他們將青春的熱情和力量投身到創新發展,實現旅遊業、遊客、本地居民、本地創意青年多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