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廊】武漢賞古蹟覓知音

  張武昌

  武漢是一座中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這廣饒的土地上,留存着許許多多讓人尋味的歷史故事。

  沿着長江漫步,沿途有許多雕塑,在回溯歷史的同時,又可欣賞兩岸的美景;再去古琴台,尋覓知音;有興趣的可以在黃鶴樓下的茶館品一杯香茶,感受江城的悠閒氣息;湖北省的博物館裏,珍藏着國寶越王勾踐劍和曾侯乙編鐘。

  來到武漢市漢陽區龜山西腳下月湖之濱的古琴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始建於北宋,重建於清嘉慶初年(公元1796年)。

  先秦楚地,伯牙與子期相逢於漢江渡口,成就了「高山流水」的千古佳話,展示了非凡的音樂想像和藝術境界,蘊藏着中華文化「重情、守信、仁愛、和合」的人生哲理,經歷世代傳承和演繹,形成了譽滿中華、光耀全球的知音文化。

  「山水交匯城之心,人生相逢遇知音」, 古琴台的故事更動人心弦。據《呂氏春秋》、《列子》等記載,春秋戰國時期,伯牙在這裏偶遇鍾子期,彈奏一曲《高山流水》,伯牙視子期為知音,並相約一年後重臨此地。一年後伯牙依約回來,而子期已經病故,伯牙悲痛之餘,從此不復鼓琴,史稱伯牙絕弦。古琴台除了高山流水館,還有庭院、知音館、印心石屋、琴廊、琴園、臨展區等,布局精巧、層次分明,更加體現古代的文明優雅。

  最早的古琴只有五根弦,據說後來周文王、周武王各加了一根弦,就變成了現在的「七弦琴」,到了春秋時期,古琴已普及到了民間。碑廊上展示了歷代文人騷客關於知音故事的書法作品,其中較為出名的有宋湘的《竹葉題壁詩》,汪中的《伯牙事考》、《漢上琴台之銘並序》,黃彭年的《重修漢上琴台記》。

  琴堂(音樂廳)現場聆聽古琴演奏,近距離地感受古琴音樂的魅力。高山流水館高山流水廳,又稱友誼堂。廳內現在配有與古琴相關的掛畫,分別是周昉(唐)調琴啜茗圖、趙佶(北宋)聽琴圖、仇英(明)攜琴聽松圖、郎世寧(清)弘曆觀荷撫琴圖。左側耳室展示了古琴基本構造、琴制演變的內容,輔以現存歷代名琴的仿製品。右側耳室展示的是古琴所使用的琴譜,是與其它樂譜完全不同的一種譜例。

  古琴台是中國音樂文化古蹟,與黃鶴樓、晴川閣並稱武漢三大名勝,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稱。

  在湖北省博物館裏,珍藏着許許多多珍貴的文物,其中有國寶越王勾踐劍和曾侯乙編鐘。在博物館裏的編鐘演奏廳,清脆悠揚的編鐘之聲,久久回盪;婀娜曼妙的舞姿,演繹楚國宮廷宴樂場景,再現先秦時期中國古代音樂文化視聽盛宴,讓觀眾沉醉流連。樂、舞相結合的藝術形式,讓人沉浸式感受恢宏厚重的荊楚文化。參觀完古琴台及湖北省博物館,還有黃鶴樓是必看的美景,而我選擇夜訪黃鶴樓,也別具一番韻味,收穫滿滿的。

  5月的傍晚,黃鶴樓四周建築物上,亮着五顏六色的燈光,黃鶴樓也被燈光照亮。我懷着興奮的心情來到這裏,欣賞到與白天截然不同的景色,感受到這座城市夜晚的魅力和活力。除了視覺上的享受,黃鶴樓景區內還有許多表演節目可以欣賞,也有特色的活動可以參與。

  站在黃鶴樓前面的觀景台上,觀看燈光匯演,震撼的燈光秀閃耀夜空。匯演完畢後,趁着星輝斑斕登樓遠眺,被周圍美麗的景色所吸引。夜晚長江兩岸的燈光熠熠生輝,像一條閃耀的綵帶貫穿整個城市。遠處的山脈和近處的湖泊在夜色中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黃鶴樓夜景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它的燈光和景色,更在於它所散發出的文化氣息。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見證了武漢的變遷和發展,也承載着中國人民的深厚文化底蘊。

  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歷史文化厚重的武漢,都有獨特的魅力和美景等待你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