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解惑】《周易》「感應」學說 豐富佛學思想

  每逢發生天災異變,鳥獸動物總能預先感應,提早逃生。人類自詡為萬物之靈,何以卻沒有這種感應能力呢?其實,每個人都有靈感,只是強弱不同。古人篤信天理,主張天人合一,靈感較強;今人盲從科技,以為人可勝天,靈感自弱。

  中國古代有兩大經典尤深於感應之道,一是《易經》,二是大乘佛經,多讀可以提升靈感,知所報應,趨吉避凶。《世說新語·文學》有一則短文,正可窺見《易》、佛對感應思想的交流,其文曰:

  殷荊州曾問遠公:「《易》以何為體?」答曰:「《易》以感為體。」殷曰:「銅山西崩,靈鐘東應,便是《易》耶?」遠公笑而不答。

  譯文

  荊州刺史殷仲堪問慧遠法師:「《周易》以什麼為本體?」慧遠答:「《周易》以感應為本體。」殷又問:「銅山在西邊崩塌,靈鐘在東方相應,這就是《周易》嗎?」慧遠笑而不答。

  註釋

  (1)殷荊州:殷仲堪,東晉末年重要官員,官至都督荊、益、寧三州軍事、振威將軍、荊州刺史、假節,事跡詳參《晉書·殷仲堪傳》。

  (2)遠公:俗姓賈,雁門樓煩縣(今山西代縣)人,東晉高僧,中觀般若學大師。

  (3)體:本體,根本。中國古代哲學稱事物的本質謂之體,物的功能謂之用。

  (4)感:感應。《說文》:「感,動人心也。」

  文中提到「銅山西崩,靈鐘東應」一事,乃漢武帝時的典故,據說當時未央宮前殿鐘無故自鳴,東方朔以《周易》「陰陽氣類」之象數與感應原理,預測山將崩毀,故鐘先鳴。三日後,果有山崩綿延二十餘里。

  殷仲堪據此為例,追問慧遠法師天災感應是否《周易》本體,其語氣「便是《易》耶?」聽來似有戲謔之感。惟《晉書·殷仲堪傳》載:「仲堪能清言,善屬文,……其談理與韓康伯齊名,士咸愛慕之」韓康伯乃傳本《易傳》註家,精於《易》學,殷仲堪既與之齊名,本身固然應善《易》理。又《高僧傳》卷六云:「殷仲堪至荊州,過山展敬,與遠共臨北澗論《易》體,移景不勌。見而嘆曰:『識信深明,實難為庶。』」可見殷仲堪由衷敬佩慧遠精深的《易》學見解,並無不敬。

  對於殷仲堪的追問,慧遠法師「笑而不答」,究竟其意如何?耐人尋味。《周易·繫辭傳》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慧遠法師之「笑而不答」,不但暗合佛陀「拈花微笑」之妙旨而充滿禪趣,同時包含《周易》陰陽相感的人生道理,體現《易》、佛互通的天地大智慧,妙不可言。

  感應之理 處處適用

  有學者認為,《世說新語》此則記錄揭示了《易》、佛思想的交流,讓中華傳統文化在佛教的「洗禮」下開始關注到「感」的文化。

  其實,誠如《繫辭傳》所言:「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六十四卦皆以爻象喻示陰陽二氣相應之理,無一不體現「感應」的精神。如《彖傳》釋《咸》卦曰:「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又如《坤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此概即佛家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報應說。又《繫辭傳》曰:「《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相關例子,不勝枚舉,《周易》所言感應之理,放諸萬事萬物,無一不通。故程頤曰:「感,動也,有感必有應。凡有動皆為感,感則必有應,所應復為感,所感復有應,所以不已也。」朱熹曰:「凡在天地間,無非感應之理,造化與人事皆是。」《莊子·天下》概括《周易》之性質曰:「《易》以道陰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更進一步謂:「《易》道廣大,無所不包。」堪為確論。

  因此,與其說慧遠法師「《易》以感為體」之論,反映了中華傳統文化在佛教「洗禮」下開始關注「感」的文化,倒不如說《易經》「無所不包」的陰陽感應變化之道,啟發與豐富了佛教的思想,為後來的佛學發展帶來了深遠影響。

  ◆謝向榮教授(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文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