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候命/滑翔培訓班 增抗戰航空儲備軍
近代中國工業水平低下,在戰爭年代,物資匱乏,飛機更是難以量產。敵強我弱的抗日戰爭打響後,中國軍隊能升空迎敵的飛機越來越少。「七七事變」後,日軍在中國大片國土上狂轟濫炸,取得了制空權。
據史料記載,1937年11月淞滬會戰結束時,中國空軍可作戰的飛機只剩下30架左右,已喪失獨立的空戰能力。為增強中國空軍及防空力量,全球華僑認購「航空救國券」,掀起「獻金捐機」熱潮。美國、蘇聯向中國增援戰鬥機。為改變飛行員嚴重匱乏的窘境,包括海外歸僑在內的熱血青年投入飛行員培訓。《中國滑翔》1941年第1期曾記載:「滑翔機的操縱與組織,與飛機完全相同……能將滑翔機駕駛得純熟,馬上可以駕駛飛機。」
1941年,中國滑翔總會在重慶成立,大後方的成都、昆明、桂林、蘭州等地都成立了中國滑翔分會,定期舉辦滑翔培訓班,為空軍培養飛行後備人員。郭彩玲正是於中國滑翔總會成立的第二年,在桂林成為滑翔總會舉辦的滑翔班第二期學員。\大公報記者陳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