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隧分流達成目標 林世雄:料明年中完成收費檢視

◆林世雄(前左)昨日出席交通事務委員會會議。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林世雄(前左)昨日出席交通事務委員會會議。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迪思)三隧分時段收費措施去年12月生效,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昨日表示分流已見效果,紅隧及東隧繁忙時段車龍普遍分別減少超過1公里和0.5公里,而三隧整體過海車流量減少,已達至政策目標,壓抑及分散繁忙時段的過海車流。他透露,運輸署將持續收集為期一年的數據,並檢視收費水平是否需要調整,預計最快明年中完成檢視。

  西隧車流升18% 紅隧東隧下降

  林世雄昨日在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上交代三隧分流的成效。他表示,以整日車流量計算,西隧車流上升約18%,紅隧車流下降9%,東隧車流下降7%。由分時段收費實施至今年4月,繁忙時段三隧整體過海車流量減少約1%至4%,繁忙時段前後約半個小時,整體過海車流量平均上升約3%至6%。

  由於三條過海隧道實施分時段收費,今年1月至4月的車流量、車龍和車速均有反覆,他表示運輸署會先收集為期一年的過海交通數據,全面分析分時段收費對三隧交通影響,繼而檢視現行收費水平是否需調整,預期相關檢視最早於明年年中完成。

  多名議員關注到西隧塞車情況惡化,運輸署代表表示,正計劃在西隧港島出口往中上環方向增建一條行車線,估計2027年完成。民建聯議員陳學鋒問道:「2027年才做,真的太遲了,還要塞車三年才能改善,有沒有短期方案能夠立即處理到?」運輸署代表回應表示,會和路政署繼續研究提早完成增建行車線的可行性。

  被問及實施易通行及拆卸收費亭後騰出的土地的用途,運輸物流局表示,青沙管制區及獅子山隧道收費亭拆卸工程已完成,將用作改善公共交通設施及隧道出入口交通,長遠配合鄰近區域發展時考慮。

  另外,運輸署今年1月底在沙田沙角街試行全港首個對角過路處,運輸及物流局文件顯示,在高峰時段約半數人對角過馬路,較分兩段走節省約14秒,車流沒有受新措施影響,整體運作安全暢順。運輸署計劃今年中在尖沙咀加拿分道和加連威老道交界推出第二個試點,運輸署署理助理署長(技術服務)區家傑表示,在總結沙田試點經驗後,發現行人在中間相遇時較擠迫,故尖沙咀試點會將中間空間稍為擴大,並在行車轉彎位加裝護柱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