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局:港與灣區內地城市科研合作發展佳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姬文風)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的焦點;當前香港需要透過創科驅動新質生產力和促進經濟發展,結合灣區各地協同創新,更是重中之重。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日前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盤點了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重點科研合作成果,當中科研資本、人員往來、跨境通辦、數據跨境流動等方面均有長足發展。以兩個聚焦兩地科技合作資助計劃為例,過去5年圍繞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便批出140項尖端研究,涉款逾2.2億元,並取得不少成果(見表),為全方位推動灣區創科深度合作奠下重要基礎。

  創科局指,現時「粵港科技合作資助計劃」和「內地與香港聯合資助計劃」均是焦點支持和鼓勵香港和內地的大學、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加強科研合作的項目。以前者為例,當中丙類為粵港或深港雙方聯合徵求和資助的項目,研發工作必須在兩地均有進行,2019年至今共批出111項研究,資助總額逾1.6億元。而按趨勢計,去年計劃的項目數和資助額均創五年新高。至於後者則在2021年起批出首批計劃,涉及生物技術、人工智能、新材料等主題,具備內地與香港合作元素的平台或合作研發項目均可申請,至今三年間,共有29個項目是與灣區內地城市合作,資助額逾6,400萬元。

  除了提供科研經費,創科局指,特區政府與深圳有關方面亦聯合發布了《關於支持前海深港風投創投聯動發展的十八條措施》,為香港私募基金業界開展境內投資提供便利及優惠政策,促進兩地科技創新合作和創新資本跨境流動,當局並會繼續推動香港有限合夥基金獲得前海外商投資股權投資管理企業(「QFLP」)的資格,參與內地私募股權投資,亦會與中央相關部委探討便利內地企業在港設立總部或分部的措施,例如資本項目投資的便利安排。

  創科局又提到,在促進灣區科創人流方面,內地當局去年於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實施簽發一年至五年的往來港澳人才簽註,便利包括科研和文教人才訪港交流。去年施政報告也宣布,內地同意香港註冊公司的外國人員可申請兩年或以上的「一簽多行」簽證到內地。措施促進了兩地人員往來,亦有助吸引世界各地高端企業及人才落戶香港,匯聚和扎根大灣區。

  隨着粵港政府積極協作「數字灣區」,促進兩地政務服務「跨境通辦」,創科局表示,去年底推出的首階段「跨境通辦」專題網站就涉及香港50多項網上服務,涵蓋稅務、公司註冊、物業及車輛查詢與登記、個人證明文件和人才入境申請、福利及教育和醫療健康等。

  局方並已與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簽訂《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的合作備忘錄》,明確在國家數據跨境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推動灣區數據跨境流動合作,以便利內地數據安全有序地跨境流通至香港,助力建設香港成為國際數據港,並促進灣區經濟和發展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