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時評】主動游說東盟企業來港上市

  曾淵滄

  日前行政長官李家超帶領一眾主要官員與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舉行集思會,就「香港經濟發展的策略性部署」作出深度交流和討論,為香港拚經濟、拚發展集思廣益。李家超表示,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期,必須創新、創造、應變、懂變,所以特別舉行這次集思會,並以經濟發展為題,希望與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更深入和更集中地探討具前瞻性、策略性的政策。香港拚經濟、拚發展,特區政府固然擔當主要角色,但這也應是香港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課題,人人都要踴躍發聲出謀劃策。

  現在香港是發展經濟的最佳時期,不過過去幾年,西方反華勢力持續打壓香港,有時更做出各種小動作,包括沽空期指與股票,慫恿企業把辦公室搬離香港等,為香港金融業帶來壓力。不過,中央堅決挺港,成效立竿見影。4月19日,中國證監會推出5項惠港措施,香港股市就從那個時候開始大幅回升,預料樓市稍後也會回暖。

  目前,香港吸引了十多萬國際專才前來,其中不少來自內地。部分來自內地的專才有意在港置業,落地生根,但他們發覺,要把資金從內地帶來香港,並不容易。特區政府應向中央反映難題,請求協助。特區政府也可考慮成立合作社,向專才提供貸款置業,以專才在內地的存款作為抵押,專才將來賣出物業,要先把售樓所得償還貸款,確保資金無法外流,符合國家外匯管制原則。

  香港背靠祖國,在中央支持下,香港股市地位穩健,而不少內地企業也是通過在港上市,集資發展。不過,香港上市條例嚴苛,為內地企業在港上市構成障礙。香港交易所須平衡風險管理和便利企業,檢討審查機制,為企業上市作妥善安排。

  除了內地,香港交易所也應該放眼世界,特別是東盟。東盟有很多新興產業,但當地金融市場落後,即使東盟金融業最發達的國家新加坡,主力也不是股票市場,而是外匯市場、期貨市場,其股市不論規模、成交量都與香港差很遠。今日新加坡已經是一個高科技產業國,芯片生產量是世界前五名,水平極高,但是新加坡股市規模小,成交量低,因此這些企業多數仍然未上市。香港應該把握機會,吸引這些企業前來香港上市。香港的傳媒也應該多關注外地來港上市的企業,讓香港投資者了解這些企業,同時,香港應盡快安排合適的境外企業納入港股通,讓內地投資者參與。香港是世界唯一同時集中國機遇及國際機遇於一身的城市,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要利用好「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角色,貢獻國家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