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連環/《陶山十二曲》\薩日朗
在韓國安東市的陶山書院,一群身穿學校制服的小學生齊聲唱響《陶山十二曲》,曲調綿長,委婉動聽。《陶山十二曲》是朝鮮時期退溪李滉所作的連時調,主要吟詠作者處事態度和修養境界的詩歌集,共有十二首,分為前六曲,名為「言志」,後六曲名為「言學」。
退溪秉承朱熹的文道思想,認為道在日用也在文藝,詩歌可以靜心陶冶情操,他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他的《陶山十二曲》以委婉的抒情曲調表達真情實感,將儒家溫柔敦厚的詩教思想融入朝鮮的本土曲調,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陶山十二曲》中儒家思想,包括修身養性,「言志」與「言學」,「言志」是指表達個人的志向和抱負,「言學」則是指追求學問和知識。強調德性,培養自己的德性,成為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回歸自然也是曲中多次表達的對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退溪大量引用儒家經典中的語句和典故,如《論語》、《大學》、《中庸》等,這些引用不僅豐富了曲目的內涵,也體現了退溪對儒家經典的深入研究和借鑒。
說《陶山十二曲》就不得不提朱熹的民間樂歌《武夷棹歌》,《武夷棹歌》是朱熹吟詠武夷山九曲溪的自然風貌,他的思想和自然和諧相容,形成了獨特的「武夷文化」。朝鮮時期學者李珥模仿朱熹的《武夷棹歌》創作了《高山九曲歌》,作品有獨特的詩意境,歌頌首陽山的自然風光,這組曲目不僅有文學價值,更是儒家文化在朝鮮半島傳播和發展的見證。這些曲目都強調道德修養,倡導天地合一,崇尚大自然,重視教育傳承,是儒家思想在不同歷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下的體現,都展現了儒學思想的核心價值。
在悠揚的曲調中可以感受到退溪、李珥對朱熹及其理學思想的借鑒和致敬,這種跨越時空的思想傳承和共鳴也是儒家文化的主要特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