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內地免簽擴容有利香港旅遊業
國家移民管理局昨日宣布,自即日起,乘坐郵輪到中國內地的外國旅遊團,可免簽入境停留15天。內地免簽朋友圈正在不斷擴容,不僅為外國人來華旅遊、經商、學習、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更釋放出中國繼續推動高質量對外開放的信息。對香港來說這也是重大利好,香港需要抓住機遇,完善配套,強化引領,提升香港旅遊競爭力,迎接八方來客,鞏固香港作為郵輪母港的地位,推動旅遊業的高質量發展。
內地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去年7月,中國恢復對新加坡、文萊持普通護照赴華旅遊觀光、探親訪友和過境人員15天免簽政策。去年12月和今年3月,中國先後對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馬來西亞6國和瑞士、愛爾蘭、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6國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證政策。今年3月1日,中泰互免簽證協定正式生效。有關政策出現積極效應,截至上個月底,免簽入境外國遊客約200萬人次,同比增加兩倍以上。
這次內地推出外國旅遊團乘郵輪免簽入境政策,意義重大,意味着郵輪上的所有外國人——不論該國是否與中國簽訂了免簽協議——都得到了免簽入境的機會。而免簽入境的口岸,遍及內地所有沿海城市。乘坐郵輪前往內地旅遊觀光的外國人越來越多,香港社會已感受到這一新政策的豐富信息量,因為國際郵輪旅客到內地旅遊,很有可能將香港列為其中一個停靠站,有助香港吸引更多國際遊客。
香港旅遊業正在快速復甦。今年1月至4月,訪港遊客達146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倍增。單是4月份,訪港遊客340萬人次,同比增加兩成。其中,內地遊客佔八成以上,外國遊客數字雖然也在上升,但整體上比例偏低,這不符合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國際旅遊樞紐的定位。香港在繼續吸引內地客的同時,更要加大力度吸引外國遊客,這可以說是香港社會的共識。
內地推出郵輪客入境免簽政策,香港正好借此東風,順勢而為。香港應與內地有關城市、尤其是大灣區城市合作,推出涵蓋香港的旅遊路線。如此一來,國際遊客可以一次過欣賞「一國兩制」下的不同城市風光,凸顯香港的特色,這會增加國際客對中國的興趣,對香港與內地城市則是「雙贏」方案。
統計數據顯示,越來越多郵輪公司以香港作為母港或重要停靠站,疫情期間一度遷往新加坡的郵輪公司也在香港復常後遷回香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國際郵輪業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看好14億多人口的中國旅遊大市場,看重「一國兩制」下香港「內通外聯」的獨特優勢和競爭力。事實證明,香港加快共建大灣區,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香港各方面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當然,國際遊客特別是郵輪客增加,對香港的接待能力也是一個挑戰。香港郵輪碼頭發展多年,過去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配套方面仍然不足。交通方面,進入市區目前只有巴士和的士,且數量和班次都有所不足,快速疏散能力有待提高,說好了的捷運系統至今仍然是紙上談兵;消閒方面更是不堪提,建築群內吉舖處處,嚴重浪費資源;更何況當區仍在大搞建設,沙塵滾滾,實在是有礙觀瞻。
郵輪客入境,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特區政府和有關方面對旅遊業、郵輪業發展要有明確規劃。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上周末舉行集思會,就香港經濟的策略性部署進行深度交流和探討,聚焦於創新、創造,各界希望盡快在推出高質量旅遊方面推出清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