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購物熱留客成挑戰 完善供應鏈配置最關鍵

  保持餐飲超市良性競爭 鼓勵企業提供更豐富產品選擇

  香港文匯報訊 全球多地近年興起跨境購物熱潮,部分地區民眾主動跨境購買更平價商品,或體驗更具性價比的服務。經濟學家指出,市場規模、薪酬水平和稅收政策等因素,都會影響地區物價水平。想要留住被跨境購物吸引的顧客,需要當局關注本地各類商品的供應鏈配置是否完善、餐飲和超市等行業是否保持良性競爭,鼓勵企業順應市場需求,提供更豐富的產品選擇。

  赴美購物是加拿大卑詩省居民達斯汀的慳錢技巧,她平均每周跨境兩次,在美國的超市購買食品雜貨,扣除汽油等開銷,每月可節省約300加元(約1,713港元)。達斯汀的經驗是,在美國購買牛奶、芝士和肉類划算得多,「我用3.73美元(約29港元)可以買一份1.7公斤的烤豬肉,折算約5.12加元,在加拿大,同等重量的烤豬肉要13加元(約74港元)。」達斯汀表示,交通便捷以及價格實惠,是最吸引她跨境購物的原因,「我希望加國物價日後能稍微下降,這樣我可以多支持加國經濟。」

  比利時食品通脹為法國兩倍

  跨境購物不僅出現在北美。在歐洲,比利時民眾去年前3個月在海外超市合共消費高達6.68億歐元(約56.3億港元),其中約4.32億歐元(約36.4億港元)都花在法國的超市。當地傳媒分析,比利時的食品通脹是法國的兩倍,法國設法控制超市能源成本後,商品價格自然較比利時更有吸引力。至於法國東部的民眾,則紛紛湧入德國購物,居民們形容德國超市的自家品牌產品更實惠,即使食品價格上漲,購置傢俬或日用品也非常划算。

  貨幣匯率變化和消費水平差異,同樣吸引消費者前往更經濟實惠的地點。在新加坡社媒上,宣傳鄰國馬來西亞新山各大購物中心的帖文層出不窮,當地產品實惠的價格、多元化的選擇和熱鬧的購物氛圍,都對新加坡民眾充滿吸引力。

  在南美,烏拉圭民眾積極跨境前往阿根廷,伴隨阿根廷披索不斷貶值,跨境購物成了高性價比選擇。

  加拿大的圭爾夫大學食品經濟學家馬索指出,食品供應鏈多個環節的薪酬差異積累,會帶來顯著成本差異,最終體現在商品價格上,例如加拿大最低時薪在13加元(約74.2港元)到16.77加元(約95.8港元)不等,明顯超出美國聯邦最低時薪標準的7.25美元(約56.6港元),「不僅是食品雜貨店的員工,農業、食品加工、製造業、運輸和物流(薪酬差異)都會不斷積累。」

  加國研向壟斷超市徵暴利稅

  跨境購物熱潮也令多國反思本地市場供應鏈配置,以及超市領域的競爭問題。加拿大調查食品價格高企問題的議會委員會表示,當地超市領域被3間本地企業,與兩間外國企業沃爾瑪和Costco控制,明顯缺乏良性競爭。政府會全盤檢視整個食品供應鏈的價格情況,不排除對部分連鎖超市徵收暴利稅。

  比利時業界則擔憂,當地稅收制度會推高商品價格,例如比利時對液體商品徵收每升0.1歐元(約0.84港元)的包裝稅,但法國並無這一稅制,對於部分熱門商品的增值稅和消費稅,比利時也顯著高於鄰國。當地農業食品工業聯合會警告,比利時部分稅制應適當調整,「否則對我們的行業、消費者和政府而言都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