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虛而入/利用不熟環境心理 營造恐慌壓力

  正在香港讀大學一年級的18歲陳同學(化名),上月23日收到一個自稱是入境處職員的電話,聲稱她的電話號碼在內地發放不良廣告違反香港法律,因此要將她列入黑名單,她其後被轉接至另一名自稱為內地公安的電話,聲稱陳同學涉及一宗洗錢案,並出示了相關銀行賬戶資料以及所謂逮捕令及凍結資產令,有一名自稱「科長」的人要求她支付巨額保證金才能證明清白。

  銀行起疑 助攔截部分交易

  陳同學當時非常恐慌,徬徨無助,甚至查核了來電顯示確實是珠海市公安局的電話,但不知道那個來電顯示原來是騙徒透過應用程式做出的假象,當時她一心只想着不要被逮捕,希望盡快了結事情,便按照騙徒指示,要求家人匯錢至她新開的本港銀行賬戶,並下載了騙徒提供的木馬程式及輸入銀行資料,對方亦因此在陳同學不知情下操控其銀行賬戶進行,分四次轉出了80萬,有關銀行起疑,立即通知了反詐騙協調中心並暫停交易,成功保留剩餘的71萬餘額,反詐騙協調中心亦成功攔截其中20萬元騙款。

  陳同學與反詐騙協調中心人員接觸,並透過大學聯繫其在內地的父母才得知受騙。她一開始也難以分辨哪邊是騙徒哪邊是真的警察,坦言騙徒很會利用內地生不熟悉香港環境的心理。她呼籲其他在港內地生切勿相信騙徒要求轉賬自證清白的指示,接到類似的電話時應先報警求助或致電防騙易熱線,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