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飛馳 慢鏡記錄

◆《中國車手周冠宇》聯合總監製、總策劃李逸。   香港文匯報記者倪夢璟 攝
◆《中國車手周冠宇》聯合總監製、總策劃李逸。 香港文匯報記者倪夢璟 攝

◆4月19日,周冠宇(中)在練習賽前向觀眾致意。當日,F1中國大獎賽在上海開賽。 網上圖片
◆4月19日,周冠宇(中)在練習賽前向觀眾致意。當日,F1中國大獎賽在上海開賽。 網上圖片

◆影片導演組遠赴索伯車隊的瑞士總部採訪車隊代表亞歷桑德羅。 香港文匯報上海傳真
◆影片導演組遠赴索伯車隊的瑞士總部採訪車隊代表亞歷桑德羅。 香港文匯報上海傳真

◆周冠宇在上海國際賽車場參與紀錄電影拍攝。 香港文匯報上海傳真
◆周冠宇在上海國際賽車場參與紀錄電影拍攝。 香港文匯報上海傳真

◆5月4日,周冠宇駕駛賽車在比賽中。 新華社
◆5月4日,周冠宇駕駛賽車在比賽中。 新華社

  攝製團隊分享電影《中國車手周冠宇》幕後故事:賽場外的紀錄更珍貴

  2004年,第一屆F1中國大獎賽在上海開賽,K看台24號座坐着5歲的小小車手周冠宇。20年後,周冠宇25歲,駕駛F1賽車完成主場首秀,他的車號恰恰是那個充滿紀念意義的「24」。正賽結束後,周冠宇走下賽車,向場邊的觀眾揮手致意,在加油聲中淚灑現場……

  此時此刻,有一群人也難以按捺心中的澎湃,他們是紀錄電影《中國車手周冠宇》的拍攝製作團隊。近三年時間裏,中外團隊超過四十人,跨越歐亞、美洲大陸,積累了超過900分鐘的影像素材。

  一點一滴記錄這項超高速賽事中,第一位中國車手的成長,電影聯合總監製、總策劃李逸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說,作為這部紀錄電影的參與者,最為寶貴的記憶,來自於賽場外的大量跟拍,「我認為這些,比比賽畫面本身更加珍貴。」 ◆香港文匯報記者 倪夢璟、夏微 上海報道

  2023年,攝製組跟拍了周冠宇一整個賽季。李逸坦言,電影留給導演的創作空間並不多,要通過大量的歷史素材的使用,當下素材的拍攝,以及相關人物的採訪將周冠宇的故事還原,不僅要介紹周冠宇這位F1車手,還要介紹F1這項運動,更要通過影片揭示出為什麼在這麼多年裏只有周冠宇最終如願躋身F1賽場……而且由於是紀實電影,拍攝過程中,「人物的表情、講話的語氣一旦錯過了,就沒有了。為了不錯過任何精彩畫面,我們的拍攝工作量非常巨大。」

  迎難而上陪同「受訓」 冒風雪記錄車隊日常

  對於賽車運動而言,比賽畫面較為單一,為了更全面且鮮活地向觀眾呈現周冠宇這個人物,攝製組在取得了周冠宇父母以及賽事官方的許可後,將更多的精力與鏡頭對準了賽道之外的周冠宇。比如周冠宇在摩納哥的城市賽道上與團隊邊走邊聊接下來的工作與生活安排;比如在比賽中拿分後在團隊成員的掌聲與注視下與眾人一一擁抱;比如在英國遭遇車禍後他與家人及車隊的溝通……「我認為這些比比賽畫面本身更加珍貴。」李逸說,「賽場上車手帶着頭盔,唯一能傳達些感情的可能就是與車隊的無線電通話。反倒是賽場周邊或者賽場內不在比賽時的大量真實鏡頭,是非常寶貴的財富。」

  在拍攝製作的過程中,初到國際舞台面對質疑時,周冠宇的那份堅毅令李逸感觸頗深。為了記錄下期待在賽場上拿到更好成績的周冠宇迎難而上的點滴,攝製組花了大量時間陪同周冠宇一起去健身房「受訓」。而為了完整展現周冠宇成功道路上,團隊配合的重要性,攝製組冒着風雪前往索伯車隊的瑞士總部,記錄周冠宇與索伯車隊技術人員一起完成賽車的調校,一起分析賽道和戰術, 「F1不是車手一人的獨秀,而是團隊配合下的完美呈現。」

  多方走訪多元呈現 過往歲月發人深思

  不僅如此,在攝製組看來,比起展示周冠宇成為F1車手後的經歷,周冠宇在一步步走向F1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更發人深思。為了呈現這些過往歲月,攝製組除了要從五星體育過往拍攝周冠宇的海量素材中篩選外,還通過與周冠宇父母的溝通,拿到了眾多儲存於周冠宇媽媽舊時手機中的珍貴畫面。「這些素材非常寶貴,但要呈現在大熒幕,我們也是採用了大量的技術手段,以保證它們的清晰度。」攝製組還特意前往英國謝菲爾德,找到了周冠宇讀書時期的老師,通過老師在採訪中對周冠宇學習時期的記憶描述,側面刻畫出周冠宇不怕苦、敢於拚搏的特質。

  比賽畫面逐一甄別 協調各方保證版權

  當自主拍攝順利進行時,影片的另一大組成部分—比賽畫面,卻讓李逸面對了新的難題。由於F1賽事對版權的要求極為嚴格,團隊在使用比賽畫面和聲音素材時,都需要得到F1官方的授權,這涉及到大量的溝通和協調工作。李逸無奈道:「明明有些畫面在製作團隊看來是更好的,但最終因為版權可能存在不明晰,導致需要重新選擇。」不僅如此,要呈現周冠宇完整的成長歷程,不僅有F1,還有F4、F3、F2……這些所有的比賽畫面都需要逐個甄選、確認。

  避擾正常備戰節奏 拍攝「隱去」存在感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普通電影製作可以為了追求完美而不斷NG,也不同於新聞採訪可以隨時拉住採訪對象發問。為了在不打擾周冠宇正常備戰節奏和比賽狀態的情況下,對他進行時刻追蹤拍攝和心路歷程的訪問,攝製組只能見縫插針,「我們不能因為拍攝打擾到他的工作,影響他的心情,所以在拍攝這些偏生活化的素材時,我們會盡量『隱去』存在感,比如通過航拍、遠距離拍攝等手段,同時通過與他家人進行大量的溝通,聯繫到他身邊的人,進行點點滴滴的紀錄。」影片中對於周冠宇的採訪部分,更是要爭分奪秒地在他回到上海時拍攝完成,地點上則選在了能夠讓周冠宇感到放鬆自在的上海工作室。「在他比較熟悉的環境中去採訪,一方面他的真情實感更容易流露出來,另外一方面,工作室中他接受採訪時背後的一整面獎盃牆,每個獎盃都代表了他的每一步付出,足以看出他如今成為F1車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