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快樂】為愛你不再見你 成長光影留心中

◆鄔先生、鄔太太作為寄養父母,先後為14名兒童提供臨時的家。
◆鄔先生、鄔太太作為寄養父母,先後為14名兒童提供臨時的家。

◆鄔先生及鄔太太表示,每憶起寄養過的仔女都充滿回憶,當中樂多於苦,最苦是離別。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鄔先生及鄔太太表示,每憶起寄養過的仔女都充滿回憶,當中樂多於苦,最苦是離別。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為把握女童的「黃金學習期」,鄔太太惡補兒童心理學,查閱相關書籍及研究。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為把握女童的「黃金學習期」,鄔太太惡補兒童心理學,查閱相關書籍及研究。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寄養父母撫育14「家變」小孩 功成後忍痛斷絕往來

  有一種母愛超越血緣,亦不計較回報,它是寄養家庭的大愛。香港的鄔氏夫婦先後為14名經歷原生家庭巨變的兒童提供臨時的家,縱然他們遲早會返回親生家庭,夫婦倆還是毫無保留地付出所有的愛。目前寄養在他們家的一名兩歲女童有發展遲緩問題,在加入這個大家庭之初缺乏安全感,亦不能站立和說話,但鄔太太一直視如己出悉心照料,還進修兒童心理課程鑽研育兒方法。短短半年,女童變得活潑可愛,已能蹣跚前行。潤物細無聲,寄養仔女度過「家變」後,都會返回親生父母身邊,鄔氏夫婦為免打擾他們的正常生活,忍痛斷絕往來,但他們永在夫婦倆心中,「人與人關係好奇妙,每個小朋友都在我們心裏面,永遠記住他們動人時光。」鄔太太含淚強笑。

  ◆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迪思

  步入鄔氏夫婦的住所,空間雖然不大,但處處洋溢着家的暖意:牆上貼滿大大小小的生活照,相中仔女早已各散東西,但每次望見相中一張張爛漫的笑靨,昔日溫馨情境再次浮現在夫婦倆腦海裏,深信只要他們重過正常生活,記不記起這個曾經的家已不重要。鄔太太說:「做寄養父母開心多過唔開心,最苦係面對離別,最開心係見到他們茁壯成長、蛻變。」

  發展遲緩女童 追回「黃金歲月」

  目前在鄔氏夫婦家寄養的一對分別兩歲及8歲的女童,其中兩歲女童格外活潑,見到攝影記者探訪時還投以飛吻,熱情款待融化採訪的拘束感。但誰又能想到半年前她加入這個家庭時,既不會說話也不會站立及步行,因為她有發展遲緩問題。

  不過,鄔太太一直對她不離不棄。為把握女童的「黃金學習期」,鄔太太惡補兒童心理學,查閱相關書籍及研究,每日逐小逐小培訓女童的大小肌肉,訓練手腳及腦部發展,期盼奇跡降臨。「她同我同月生日,有一日我對着生日蛋糕許願,希望她有天懂得行路。」皇天不負有心人,在鄔太太努力不懈下,女童終於能站起及行路,「感到無比開心與感動,百感交集。」憶起這一刻,鄔太太淚灑鏡頭前。

  在乎施以援手 也是互相拯救

  鄔氏夫婦於2018年結婚,翌年已決定參與寄養計劃,自此打消生育計劃。以往是標準「工作狂」的鄔太坦言嚮往自由,卻喜歡小朋友,「但喜歡不代表要擁有,既然有那麼多小朋友需要人照顧,我們又擁有資源,何不為徬徨無助的小朋友伸出援手?」

  施與受從來不是絕對,在夫婦倆無私付出的過程中,小生命的來臨也為他們帶來意外的喜悅。早年,在她家寄養的另一名兩歲女童與他們格外有緣,「她與我們家中所有長輩都十分投緣。」她加入這個家庭時,鄔氏夫婦正經歷家庭成員重病及離世,女童卻陪伴他們度過艱難的時刻。「她是我們的開心果,很感恩她的來臨。」鄔氏夫婦還打破慣例,與女童親生家庭成員有聯絡,還協助女童生母求職。

  面對普天同慶的母親節,鄔氏夫婦認為幸福可以好簡單。鄔太太說:「最重要的是幫助現時寄養的小朋友追上學業,母親節當日會簡簡單單一家人開心食餐便飯,因為陪伴大家已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開心的話每一日都是母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