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生命科技企業落戶香港

  具融資及大灣區優勢 總投資65億料創3200職

  投資推廣署與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昨公布,自去年1月起,已引入45間生命健康科技重點企業落戶香港,總投資額達65億元。投推署指出,香港具備良好條件,可發展成為國際生命健康科技中心。引進辦表示,會繼續密切與國際企業洽商落戶香港,強調香港具有多項優勢,能提供不同人才及多途徑融資方案,並有助國際企業進入大灣區市場。

  據介紹,這些企業來自包括內地、澳門在內的9個國家及地區,共45家重點生命及健康科技企業落戶香港或在港擴展業務。主要分為藥物及先進治療、醫療產品製造、診斷方式相關、醫療服務四個類別。其中逾半數為藥物及先進治療類別企業,包括藥物製造、細胞療法與基因治療、中藥、生物製劑和疫苗等。他們在港投資總額達65億元,料未來幾年可創造3,200個就業機會。

  投推署署長劉凱旋昨表示,參考數據,在45間企業中,有21間、即近半企業來自內地,其次有9間來自美國、5間來自新加坡,亦有來自英國、德國、澳洲、日本、澳門及斯里蘭卡的企業。當中有28間是治療類別,其次則是醫療器材、醫療服務及診斷。

  聯繫內地市場 與國際高度協作

  對於這些企業來港投資的原因,投推署創新及科技總裁黃煒卓提到,香港不僅便利生物科技公司融資,亦能與大灣區共同作臨床測試,是吸引這批企業落戶香港原因。除了與內地市場聯繫外,他認為香港和國際有高度協作,其中「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 」有28間世界級研發實驗室獲批進駐科學園,讓本地及世界級院校和研發機構合作進行不同研究項目,加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融資上甚具優勢。

  引進辦副總裁(生命健康科技)盧靜敏亦分析,香港不僅便利生物科技公司融資,亦能與粵港澳大灣區兄弟城市共同進行臨床測試,可以促進生物科技企業的基礎研究盡快落地並完成商業轉化。此外,香港還擁有多所頂尖大學,匯聚不同生物科技人才,亦有完善的醫療保健體系,這些優勢都是吸引生物科技公司落戶香港的原因。

  盧靜敏透露,引進辦與投推署曾接見了不少18A上市公司,即未有收入、未有利潤的生物科技公司的高層,她引述有公司反映未有在香港擴展工作是因為審批藥物方面較困難,因此未能進入香港市場,不過她相信推出「1+」機制加快批藥進度後,現時情況有所改變,企業亦都陸續進駐科學園,她認為有關措施令引進辦的工作更加順利。

  劉凱旋補充,投推署今年首季度已經引入150家企業落戶香港或在港擴展業務,帶來147億元資金並創造了約2,000個就業機會;去年則引入382家企業,共帶來616億元投資並創造4,100個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