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港大將破解月球正反面差異之謎

  中圖:港大地球科學系學者研究發現,地殼厚度差異造成月球正背兩面的不對稱。\錢煜奇提供圖片;左圖:嫦娥六號着陸區位於阿波羅盆地南部的南極—愛肯盆地東北部。\錢煜奇提供圖片;右圖:《大公報》日前獨家專訪香港專家,披露嫦六月背採樣任務的部署。
  中圖:港大地球科學系學者研究發現,地殼厚度差異造成月球正背兩面的不對稱。\錢煜奇提供圖片;左圖:嫦娥六號着陸區位於阿波羅盆地南部的南極—愛肯盆地東北部。\錢煜奇提供圖片;右圖:《大公報》日前獨家專訪香港專家,披露嫦六月背採樣任務的部署。

  嫦娥六號已於3日成功發射,從阿波羅盆地南部的月海平原採集約二千克的月壤樣本返回地球。港大地球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錢煜奇及團隊,對阿波羅盆地進行系統性分析發現,月殼厚度的差異可能造成了月球正面及背面火山作用的不對稱性,嫦娥六號樣本將對啟示月球二分性的起源具有重要意義,此項研究發現已於頂級學術期刊《地球與行星科學快報》上發表。

  錢煜奇昨日向《大公報》透露,港大計劃將於今年底嫦娥六號樣品開放的第一時間申請首批樣本,認為有能力進行研究,冀同時研究嫦娥五號及六號月壤樣本,驗證月球正反面差異的有關問題。\大公報記者 魏溶

  港大地球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錢煜奇博士、Joseph MICHALSKI教授、趙國春教授,近日與國際團隊合作,對阿波羅盆地及其周邊的火山作用進行了系統性分析。該項研究認為,阿波羅盆地火山活動受月殼厚度控制,在例如阿波羅盆地內部,月殼厚度較薄的地區,岩漿傾向於噴發出月表;而在月殼厚度較厚的地區岩漿傾向於侵入月殼而不噴發。

  月殼厚度致正面火山較活躍

  錢煜奇對《大公報》表示,目前該項研究啟示了月殼厚度的差異可能造成了月球正面火山作用較為活躍,背面火山則相反的不對稱性,這一觀點將通過嫦娥六號帶回的月球背面的樣本得以驗證。而港大團隊早前已成功申請到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正面的土壤樣本並展開研究。

  此外,對嫦娥六號計劃着陸的阿波羅盆地南部月海區域,團隊發現至少存在兩期火山噴發事件。其中較早的一期噴發於距今約33.4億年前,而其物質組成具有低鈦成分,覆蓋了阿波羅盆地峰環與坑緣之間的區域。較晚的一期噴發於距今約30.7億年前,其物質組成則為高鈦成分,其噴發於查菲S(Chaffee S)撞擊坑附近,並向東流動覆蓋低鈦玄武岩,厚度逐漸減少。

  港大研究人員認為南部月海西側的高鈦玄武岩具有最為豐富的科學價值,該地區返回的樣本將包括高鈦玄武岩和通過撞擊而來的下部的低鈦玄武岩和外來非月海物質。Michalski教授強調:「多樣化的樣本來源將能解決一系列隱藏在阿波羅盆地中的重大月球科學問題。」

  論文合著作者之一、港大地球科學系講座教授趙國春院士表示,這項研究結果對嫦娥六號月球任務具有重要貢獻,它為即將返回的嫦娥六號樣本提供了地質框架,並將會是中國科學家研究這些寶貴樣本的重要參考資料。

  首支獲嫦五月壤港科研團隊

  港大是目前香港唯一成功向國家申請到來自於月球正面嫦娥五號月壤的機構。錢煜奇透露,嫦娥六號樣品預計在今年年底向中國科學家開放,來自於中國內地和港澳的科學家可以依據《月球樣品管理辦法》同時申請首批樣品,港大計劃於開放後第一時間向國家申請嫦娥六號月壤樣本。

  錢煜奇表示,有了前期嫦娥五號樣品研究的積累、嫦娥六號着陸區的研究背景及大學的支持,團隊有能力對嫦娥六號樣品進行研究,並充分發掘樣品的科學價值,為國家實現嫦娥六號任務的科學目標盡一分力。

  「如果我們能夠申請到嫦娥六號樣品,與目前已經申請到嫦娥五號樣品同時進行研究,嫦娥五號的樣本來自月球正面,嫦娥六號的樣本來自月球背面,將可能解答月球正反兩面為何存在差異,這一月球科學尚存的最大科學問題之一。」錢煜奇向大公報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