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加之言/老柴的熱情\王 加

  圖:「碟中畫」柴可夫斯基《第四交響曲》/《亞馬遜的騎士》
  圖:「碟中畫」柴可夫斯基《第四交響曲》/《亞馬遜的騎士》

  五月七號是十九世紀偉大的俄國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誕辰一百八十四周年。一八七七年,柴可夫斯基收穫了富有的寡婦梅克夫人的財政支持。在給後者的信中,作曲家談到了關於《第四交響曲》的創作:「我的管弦樂作品從未讓我付出如此多的勞動,我也從來沒有對譜寫的任何樂曲感到如此熱愛。也許我錯了,但在我看來,這首交響曲比我迄今為止所作的任何作品都要好。」本周應景地推薦一張作曲家所認為最好的《第四交響曲》。此版由哥倫比亞唱片公司於一九六三年灌錄並發行,德國指揮大師奧托·克倫佩勒執棒倫敦愛樂管弦樂團演繹。需要提及的是,克倫佩勒所演繹的老柴「悲愴三部曲」(第四、五、六交響曲)全部以十九世紀法國象徵主義大師、「野獸派」創始人亨利·馬蒂斯的恩師古斯塔夫·莫羅的作品用作封面,本張唱片選用的是油畫《亞馬遜的騎士》。

  《亞馬遜的騎士》應算是一幅油畫稿,不僅因為此作大量局部細節缺乏打磨,更明顯的是莫羅最具辨識度的華麗色彩和東方神秘氛圍均未出現。在以近四分之三畫布呈現的灰白色天空背景下,兩位騎士正在底部與地平線平行的草原上馳騁。如此大面積的天空如同我國傳統水墨畫中的「留白」,灰白色的基調更映襯出一望無際草原上的蒼茫。左側一棵枯樹高聳入雲,兩位騎士在它的對比下顯得格外渺小。儘管此畫稿以粗獷寫意的塗抹勾勒,但仍能明顯看出前景騎士胯下的棕色馬匹正四蹄騰空地飛馳在草原上,騎士順風飄揚的頭巾(或披肩)也側面印證了騎行的速度感。在他身側騎白馬的藍衣騎士似乎在望着他,從二人的身形角度能感覺他們有所交流。為適應封套版式,畫作僅截取了帶有騎士和樹幹的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