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語背後】遵義的文化底色(一)
木 木
遵義位於貴州北部山區,古稱播州,自秦以來長期屬巴蜀管轄。清雍正六年,為全面推行改土歸流政策,在時任雲貴總督鄂爾泰強烈建議下,改屬貴州,迄今不足三百年。遵義在貴州省的地位舉足輕重,於地理,是北上關隘;於經濟,是產業龍頭;於文史,堪稱翹楚。人間正道是滄桑,到了遵義,你能更真切地領悟到滄海桑田的磅礡生命力。
此次赴遵義參加「全國黨建研究會特邀研究員研討班」,時間雖然不長,但第一次近距離感受這座歷史名城,印象挺深。目前,遵義全市總面積30,767平方公里,是深圳加香港總面積的10倍,而戶籍人口只有829萬,常住人口才660萬。在這片地廣人稀的土地上,文化豐富,源遠流長。其要者,如紅色文化、生態文化、民俗文化、土司文化等,在中華文明演進中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紅色遵義,經典磅礡。1935年初,紅軍長征來到遵義,在這裏轉戰三個多月,實現了中國革命生死攸關的偉大轉折。當我駐足於遵義會議舊址,看見彭德懷、楊尚昆住室裏用兩條板凳搭起來的簡易床鋪;當我留連於紅軍四渡赤水的碼頭,雙手捧起清粼粼的河水;當我徘徊於紅軍山上的紀念碑和烈士牆之間,想像着一個個年紀輕輕就長眠於此的鮮活面容……對這片紅色土地的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遵義的紅色遺址遍布全境,不少堪稱豐碑。我們此次研討班在婁山關腳下的貴州長征幹部學院舉辦,其中一項內容是婁山關現場教學,實地感悟90年前那場戰役的歷史風向標意義。
婁山關之戰主要由兩次戰鬥組成,1935年1月6日正式打響,餘戰直至3月5日,前後持續了29天。第一次戰鬥是為了保證紅軍主力部隊在遵義休整,伺機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防禦川南之敵進犯而打響的,有力地保衛了遵義會議的勝利召開。第二次戰鬥作為遵義會議後四渡赤水的關鍵之役,是紅軍長征途中的首場大捷,一掃湘江戰役以來瀰漫的悲觀主義情緒,迎來了中國工農革命的新曙光。自此,威威雄師北上,開天闢地的大幕徐徐拉開。開啟這張大幕的總指揮毛澤東行至婁山關,激情澎湃,揮毫寫下「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的千古雄文,深情描述紅軍官兵英勇鏖戰的壯烈場景,抒發了一代偉人的革命浪漫主義情懷。
我站在雄偉的婁山關口,眼前是綿延起伏的崇山峻嶺,盎然春意中略帶涼意的山風吹過,心中彷彿產生了一種精神共鳴,在心靈深處湧動着對天道至理的敬畏:
由來南國一雄關 拔地凌空三萬年
直待紅流洶湧過 九州從此換新天
當然,反映遵義紅色文化深厚底蘊的,不只是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婁山關大捷這樣的鴻篇巨製,還有一些流傳民間的小故事,也深深觸動我的內心。比如「紅軍墳」的傳說,以及由此衍生的「小紅」形象,就成為此次遵義之行烙印腦海的紅色基因。
紅軍墳位於紅軍山烈士陵園內,墓體大致呈圓形,四周用青石砌嵌,墓碑上「紅軍墳」三個彤紅大字格外醒目。墓前不遠處,塑有一尊紅軍女衞生員救護生病小孩的銅像,腳踝部被絡繹不絕的瞻仰人流摸得鋥亮。
故事還得從1935年紅軍進駐遵義講起。當時,遵義城南七里遠的桑木椏流行傷寒,有個小伙子來到紅軍駐地,請求部隊派醫生救治病重的父親。一名年輕衞生員聽命前往,當他完成施救返回駐地時,發現部隊已經離開,他趕緊追趕部隊,不幸遭到地主武裝槍殺。噩耗傳開,桑木椏鄉親悲憤不已,認為紅軍衞生員是因為給他們治病而犧牲的,紛紛趕到親人遇害的地方,把遺體安葬在路邊,四時祭掃。
後來,一位老大爺上山砍柴受涼,因無錢醫治病情日趨嚴重。他躺在床上想起紅軍衞生員救治鄉親的場景,呻吟着唸叨衞生員的名字,唸着唸着,神志不清地矇矓睡去。睡夢中,他彷彿看見衞生員身背紅十字灰布挎包,急匆匆來到病床前,給他餵藥打針,離開時還留下了幾包藥,囑他好好休息,病很快就會好的。老人深受感動,說路上有地主武裝,掙扎着爬起來要親自護送衞生員。衞生員堅持不允,在相互推拉之際,老人的頭不小心碰到門框上,驚醒過來,出了一身大汗。老大爺頓時感到身子清爽許多,即刻告訴家人,說紅軍衞生員在他睡着時來給他治過病。一傳十,十傳百,群眾都說是「紅軍菩薩」顯靈,賦予了紅軍墳種種神話傳說色彩。
在紅軍離開後的艱苦歲月裏,鄉親們每當有病無錢醫治時,便帶着香燭紙錢到紅軍墳前,祈求紅軍衞生員保佑他們解除病痛,早日康復。虔誠的鄉民甚至相信墳前的香灰也是治病的良藥,吃了包醫百病。前來燒香的人越來越多,香煙終日繚繞,香灰在墳前堆積成小丘。鄉民們若遇天災人禍、苛捐雜稅、抓丁拉夫等苦難無法擺脫時,也到紅軍墳前傾訴,希望紅軍在冥冥之中庇護他們,逢凶化吉。
隨着時間的推移,在人們的傳說中,紅軍衞生員的形象化作一位年輕美麗的女菩薩,鄉民親切地稱她為「小紅」。於是,遵義解放後建立紅軍烈士陵園時,在紅軍墳前豎立了一尊紅軍女衞生員的銅像。直到1995年,經有關方面反覆核實,當年救治鄉親的是一位年僅18歲的男衞生員,名叫龍思泉,廣西人,自幼習醫,為紅三軍團五師十三團戰士。儘管知道了衞生員的真實身份,遠近鄉親還是按照鄉間習俗,不時來朝拜「小紅」塑像,摸一摸「紅軍菩薩」的腳,以求除病消災,延年益壽。
亦虛亦實之間,「小紅」已然成為一種民間信仰。由此,我想到嶺南地區流行的一些本土宗教崇拜如媽祖、黃大仙、譚公等,其原型大都是滿懷慈悲心腸的醫者,克服千難萬險,跋山涉水為普羅大眾祛病扶危。他們的事跡經由百姓口口相傳,代代相襲,終成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