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論事/愛國主義教育的多樣性有效性\顧敏康

  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愛國主義教育法》),並於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有作者指出:該法代表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的新舉措,規定了什麼是愛國主義教育、誰來教育、怎麼教育以及國家如何保障教育等關鍵問題。換句話說,愛國主義教育已經成為剛性的義務,如果違反,可能會面臨行政法規或治安管理處罰;也可能構成犯罪,承擔刑事責任。雖然《愛國主義教育法》屬於全國性法律,但因未列入基本法附件三,所以不會整體在香港實施。儘管如此,該法第23條規定:國家採取措施開展歷史文化教育和「一國兩制」實踐教育,增強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的愛國精神,自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

  這就表明,香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香港廣大市民、尤其是年輕人都需要增強國家觀念,而其前提必然是愛國,一個人不愛國,談何國家觀念?更無從提起自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

  培育愛國愛港愛社區意識

  筆者認為,香港迫切需要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主要是基於兩個重要考慮。第一,有學者指出,香港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後到文革時期移居香港的中國人,不少人在政治上既不認同港英,也不認同中央政府,在政治認同上有所迷失。第二,香港曾發生「反國教」、非法「佔中」等社會動亂,尤其是2019年的黑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育缺失,青年人對國家缺乏認同,對民族缺乏情感,「戀殖」、「反華」、「本土」和「港獨」思潮氾濫。2020年出台實施香港國安法之後,香港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並進入由治及興的新階段,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要培育愛國愛港愛社區意識。

  所以,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3年施政報告中宣布,將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並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並提出在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領導的「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下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2024年4月8日,政府宣布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工作小組」),以協調特區政府部門和非政府機構推動愛國主義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法》內容對接,在不同層面加強國家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工作小組於4月29日舉行首次會議,確定小組架構、職權、工作方案等。

  《愛國主義教育法》第6條規定了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一)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二)中國共產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團結奮鬥的重大成就、歷史經驗和生動實踐;(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五)國旗、國歌、國徽等國家象徵和標誌;(六)祖國的壯美河山和歷史文化遺產;(七)憲法和法律,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和國防等方面的意識和觀念;(八)英雄烈士和先進模範人物的事跡及體現的民族精神、時代精神;(九)其他富有愛國主義精神的內容。

  根據「一國兩制」方針,並非所有內容均適合香港。因此,香港需要參考有關內容,並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主席兼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也強調,特區政府不會為愛國主義教育立法,會多以軟性方式宣傳國家歷史文化,期望市民因而對國家產生認同,最終自覺愛護國家。

  不能流於形式要有實效

  筆者因此認為,香港本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必須注重教育的合適性、多樣性與有效性。合適性是指要符合「兩制」的特點,體現香港的特色。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需要根據香港實際情況進行和風細雨式的教育。

  多樣性是指香港屬於多元社會,人口結構複雜,要針對不同對象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青年學生比較對重大體育賽事或航太科技感興趣,可以多舉辦這方面的互動交流;年長者比較關注重大歷史事件和集體回憶,也可以組織這方面的活動。

  而有效性更是十分重要,是指教育不能流於形式,要有實際成效。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就要花一定時間進行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為此,工作小組可以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在一定時間內,就如何在香港有效推展愛國主義教育提出意見。當然,工作小組還可以根據需要組織力量進行問卷調查或電話訪問,或者以大數據獲取更多的文獻資料,進行有系統的分析總結。

  工作小組也要組織力量,對一些社會組織的愛國愛港事跡進行梳理與推廣。香港有不少民間團體長期從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他們也一定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做法,比如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於2015年11月6日至30日在觀塘海濱公園舉辦「飛虎歸來·維港記憶」香港抗戰歷史文化展覽,運用多媒體手法,透過不同畫面,幫助大家回顧歷史,提升愛國情懷。又比如,成立於1921年3月6日的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現為香港海員工會)在上世紀初掀起工人運動的高潮,吹響革命的號角,與中國共產黨結下不解之緣。

  總之,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長期工作,永遠在路上,需要政府引導,也需要香港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香港教育大學教授、香港湖北社團總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