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需要視野與深度

  劉予涵 學研社成員、傳媒人、政策分析師

  前日與友人飯聚,邊看電視邊聊到全新的85台。自4月22日起,「鳳凰衛視香港台」取代原本的「無綫財經體育資訊台」借殼落地免費電視,可謂全城一樁大事。一方面立足香港多年的鳳凰有了本地免費頻道,終於名副其實;另一方面,港人接收資訊多了一個新的選擇;而TVB也省了一筆製作成本,可謂三贏。

  席間大家各抒己見。有人津津樂道談及評論節目,有人特別關注深度報道,也有人「不買賬」,認為鳳凰既然在本地落地,就必須多做廣東話節目。

  飯桌上的對話時常反映民間最直觀的感受。的確,現階段85台每天只播出4.5小時粵語節目,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本地」頻道。但筆者認為,鳳凰的最大價值恰恰就在其「非本地」的基因。

  近幾年公眾的關注點越來越本土化,對國際新聞不再關心,因此不少人擔心香港社會的認知水平會否下降。實際上這與近年電視業的下滑,資源投入減少不無關係。作為傳播範圍最廣、最直觀易懂的媒體分類,電視是社會中擴展民眾視野,促進公共討論的最佳平台。電視業的萎縮勢必會帶來整體社會視野的萎縮。

  以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為例,幾乎全港傳媒都在翻譯外電,各家內容也大同小異。鳳凰衛視卻能做到派駐前線記者現場報道,其駐莫斯科首席記者盧宇光甚至是全世界華語媒體中唯一長期跟訪俄烏戰事的記者。在國際局勢複雜的當下,鳳凰全球超過60個記者站的配置體現了獨特價值。

  另外,鳳凰知名的評論員團體也隨重大事件的發展提供了全面、深入的解讀,幫助觀眾「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當然,作為本地頻道理應照顧本地觀眾需求,鳳凰也有責任回應公眾期待。但兩相比較,鳳凰的入局提供了如今香港社會更急需的兩個元素:視野與深度。這是我們保持國際城市地位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