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深空探測 港要深入參與
受邀觀看嫦六發射 港大趙國春院士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文昌報道)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講座教授趙國春首次受邀前往文昌觀看嫦娥六號任務發射。在這個星辰大海的時代,作為全球頂尖地質學家的趙國春將研究方向從地球轉向更遠的深空。「深空探測是我國佔領科學制高點的重要方面,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發揮香港的優勢,深入參與到國內深空探測計劃」,趙國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港大學者已參與中國後續小行星、火星取樣返回、木星探測等任務的前期研究,希望未來獲得更多成果。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搭載着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文昌升空,這一壯美的瞬間,趙國春激動不已。此次受邀前往現場觀看火箭發射,不僅令他感受到祖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澎湃動力,更令他發展行星科學研究的決心愈發堅定。
望與內地高校攜手開展廣泛合作
成立於1995年的地球科學系是香港大學「最年輕」的學系。2000年,在趙國春剛到港大時,地球科學系主要以傳統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全球氣候變化等學科為主。近10年來,學系引進大批從事行星科學的科學家,涉及深空行星物理、行星環境、行星化學、行星地質甚至行星地下水等領域。此次與趙國春一同前往文昌的錢煜奇博士,就是港大新引進的學者,領銜月球相關研究。港大的行星研究學科非常齊全,學術力量強大,已成為港大地球科學系中最具實力的領域。港大地球科學系近期亦預計更名為「地球與行星科學系 」,「我們下定決心要把行星科學發展出來,參與國家的深空探測計劃。」趙國春說。
2019年,趙國春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一直以來,他都非常重視與內地的交流合作。近期,在趙國春的大力推動下,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與國內西北大學地質系,建立起「西北大學—香港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聯合研究中心」。他希望,與內地高校的攜手,通過建設聯合中心開展廣泛的合作,為中國深空探測作出更多貢獻。
港學者已參與火星取樣返回選址
在天問一號任務中,中國首次實現對火星「繞、落、巡」探測。後續,中國還將對小行星實施取樣返回,有望率先實現人類火星取樣返回,並對木星進行探測。趙國春透露,港大學者已全面參與這些計劃的前期研究,特別是在火星取樣返回的選址方面,通過大量前期研究,積極參與着陸取樣區域的設計和選擇。
趙國春表示,中央對香港科技創新工作高度重視,也希望香港科研界更多參與到深空探測等航天事業中。在當前國際局勢背景下,香港發揮着東西方溝通橋樑的重要作用,無論是大數據獲取還是國際交流交往上,香港都有着無可取代的位置。「在星辰大海的時代,香港學者要發揮獨有的優勢,抓住國家航天事業深空探測發展的機會,為中國以及人類社會作出更多的貢獻。」趙國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