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中史科優化 可只考卷一最高獲5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金文博)為照顧學生多元學習和發展需要,香港高中課程各核心科及選修科目相繼探討如何優化,特區政府教育局日前發布通函,公布中國歷史科優化方案,在中學文憑試(DSE)具體考試安排上,容許學生在2026年DSE起,可選擇只應考中史科卷一必修部分而不應考卷二選修部分,有關學生科目成績最高可獲得5級。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昨日表示,這次中史科考評調整是為了讓學生有多一個選擇,希望讓更多有興趣修讀中史的學生可以不只為了應試,並因應自己的興趣研習歷史專題。
助提升成績 無損學習完整性
教育局在通函提到,新安排將於2024/25學年於中五級起生效,教師可為不應考卷二的中五生,編排只學習必修部分的教學計劃及學習進度,讓他們利用騰出空間專注於必修部分,提高學習效能和評估素養,從而提升成績。在新安排下,考生的DSE成績單和證書只會列出考生於中史科最終成績,不會顯示其沒有應考的卷別,因此不應考卷二的考生不會被標籤。
蔡若蓮昨日解釋,卷一和卷二最大的分別是,卷一的範圍已涵蓋整個高中中史科需要修讀的範疇,卷二是從六個選修專題中擇一,主要讓學生應用卷一所學的知識進行深入探究,讓學生有選擇,而此安排不會影響中史科學習的完整性。
冀讓更多有興趣學生修讀
她強調,新安排是照顧學習差異,希望騰出空間讓更多有興趣的學生修讀中史,或讓學生可以聚焦,因應自己的能力修讀中史,至於在照顧學習差異上,相信隨着今次調整的推進,老師積累一定的經驗,在校本的層面完全沒有困難。
目前,每年DSE平均有逾6,000人應考中史科,卷一必修部分佔總分70%,卷二「歷史專題」選修部分則佔總分30%,學生可從「二十世紀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承傳與轉變」、「地域與資源運用」、「時代與知識分子」、「制度與政治演變」、「宗教傳播與文化交流」和「女性社會地位:傳統與變遷」六個專題中選修。
教評會歡迎優化 助推國民教育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長、教育評議會會長何漢權昨日表示,歡迎優化方案,認為可以鼓勵更多人修讀中史,有助推動國民教育,對於讀中史的學生也是大好的消息,有助提升成績。在新安排實施後,學校在編排課堂時間表方面並不困難,例如只考卷一的同學,在老師教授卷二內容時可到圖書館自修,又或者可索性將一班拆成兩班。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教聯會副會長鄧飛則認同,聚焦DSE中史科卷一的編年史和歷代王朝歷史,可讓老師多了空間用更有趣、更多元教學法,而不是趕着教授應試題型,而卷二的專題史涉文化、交通等相關內容,其實卷一也會觸及,只是卷二是以縱觀古今的角度要求探究,要求較高。
他認為,對有自信可拿到5*或5**的學生,應去挑戰考卷一卷二的完整試卷,其他人亦可理智地只選擇卷一,最高可獲5級,又相信考核範圍「減磅」優化後,可吸引更多學生報考中史科,或更有空間修讀三個選修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