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西札記/《天鵝湖》百年傳奇\李夢

  圖:《天鵝湖》女主角通常分飾黑天鵝與白天鵝兩個角色。\香港芭蕾舞團供圖
  圖:《天鵝湖》女主角通常分飾黑天鵝與白天鵝兩個角色。\香港芭蕾舞團供圖

  自從一八七七年初在俄羅斯莫斯科大劇院首演,芭蕾舞劇《天鵝湖》已是全世界舞台常演常新的經典,經由不同文化背景的編舞及舞者改編、再詮釋,不斷加添新意。本月底至下月初,香港芭蕾舞團將聯同英國皇家芭蕾舞團首席舞者馬修·鮑爾以及荷蘭國家芭蕾舞團首席舞者康斯坦丁·艾倫,演繹三藩市芭蕾舞團駐團編舞家波索克霍夫編創的全新製作《天鵝湖》。

  雖說今時今日《天鵝湖》已然成為世界各地芭蕾舞團常備舞碼,但在最初面世的幾十年間,卻一直面臨被冷落甚至被遺忘的尷尬。個中緣由,還要從《天鵝湖》首演失敗說起。

  事緣一八七一年,三十一歲的柴可夫斯基來到妹妹家中小住,希望為外甥們送上一首根據德國童話作品改編的獨幕芭蕾舞劇。四年後,莫斯科大劇院藝術總監邀約作曲家為大型芭蕾舞劇《天鵝湖》配樂,並許諾事成後支付八百盧布酬金。對於在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年收入一千五百盧布的柴可夫斯基而言,這般豐厚報酬自是吸引,而更重要的是,當時在交響樂創作已頗有建樹的作曲家,終於可以藉此機會在芭蕾音樂創作上一展身手。

  可是,作品面世後遭受的指責與非議,完全超出柴可夫斯基意料之外。聖彼得堡等地報紙刊出評論文章,稱此作「完全沒有可看之處」。排練不足,女主角臨時更換,樂隊篡改樂譜,如是種種都成為《天鵝湖》首演的硬傷,令到這部傑作被無辜「雪藏」,直到數十年後柴可夫斯基去世,才重新被後世發現。

  一八九五年,俄羅斯天才編舞家彼季帕與列夫·伊凡諾夫重新編創,再經由聖彼得堡馬林斯基芭蕾舞團重新演繹,《天鵝湖》終於一演成名。新編版本中有眾多亮點,包括第三幕黑天鵝奧狄莉的獨舞。女舞者需要一口氣完成三十二個「揮鞭轉」,且整個過程中腳尖移動的範圍不能超過一條皮帶圍成的圓圈。這對於女舞者的力量、技巧以及身體平衡協調能力,都是十足考驗,被視作芭蕾舞劇女舞者的「試金石」。

  當年柴可夫斯基希望《天鵝湖》音樂不僅是舞蹈伴奏,更能成為有獨立性情和個性的藝術品,可這超前理念生不逢時。多年後,一代代編舞家的改編版本,讓他的未竟理想成為現實。音樂與舞蹈的對話,在《天鵝湖》中各有特色而又能渾然如一,這恰恰是藝術融通與互動之美的絕佳呈現。